作者|张文静
古装剧里经常会出现各种植物,《甄嬛传》里有夹竹桃、合欢,金庸武侠剧中有曼陀罗、断肠草……这些植物在古代确实存在吗?现代仍然沿用这样的名字吗?它们长什么样?古人对它们的认识达到了何种程度?它们真能起到剧中所说的各种药效吗?
普通观众看热闹,植物考据学家却能看出其中的门道。他们的工作就是古今对照,揭开植物的“前世今生”。
《植物名实图考》荆三棱图:Cyperusrotundus
《植物名实图考》滇钩吻图:Polygonatumpunctatum
《植物名实图考》野鸦椿图:Euscaphisjaponica受访者供图
一本奇书
最近,一部上下册共多页、重达12斤的新书《〈植物名实图考〉新释》出版。
看到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植物所)研究员王文采的书序,该书作者之一、植物所副研究员王锦秀才发觉,弹指一挥间,自己进行这项研究已有20年。
这部书是王锦秀等学者对清代植物学巨著——《植物名实图考》的全面考证,也是她从事植物考据学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直到今天,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植物所图书馆第一次见到线装本《植物名实图考》时的震撼。
《植物名实图考》()是部奇书。书的作者是清代状元、宦迹半天下的封疆大吏吴其濬(—)。
书中绘图多幅,大多是据实物写生绘成,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我国19个省区的植物条。
在这本书中,吴其濬未被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以来旧本草取材以实用为目的所束缚,专注于所有植物种类的调查与研究,因此对植物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超越了前人。
尽管当时我国的植物形态学、分类学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但吴其濬的研究已经具有中国现代植物学的萌芽意识。
其著作中已可见初步的科、属、种的概念,也是中国由传统本草学向现代植物学迈进的开山之作。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评价《植物名实图考》是一部伟大的、体现中国传统植物学知识的巨著。
中国现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胡先骕认为“此诚旧日植物学书籍中之不朽著作也”。
王文采评价说,该书“所记物种之多、涉及地域范围之广、植物性状把握之精准,达到我国历代植物学研究之空前水平,堪称19世纪的《中国植物志》”。
许多中外著名植物学家如E.Brestschneider、伊藤圭介、松村任三、胡先骕、钟观光、刘慎谔、牧野富太郎等,都希望完成对该书植物的考证,以应用于植物分类学、本草学、药学、农学等各个研究领域。
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没能完成。至此,在《植物名实图考》出版多年后,植物学界还未能清楚回答全书收录的植物都是哪些物种。
年,王锦秀考入植物所攻读植物学博士学位,在汤彦承的指导下开始《植物名实图考》的考证研究。
《植物名实图考》共有三十八卷,王锦秀一卷一卷地研读,先分科,后逐条研究植物的性状、地理分布、生境和绘图,按照现代植物学的方法解读、鉴定物种。
碰到疑难植物,她就去标本馆核对标本,有时用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到野外调查,直到考证清楚。
这些考证结果集合起来,构成了《〈植物名实图考〉新释》一书。
《〈植物名实图考〉新释》新考证出近千个物种,纠正了前人考证欠妥之处约多条,发现了清代首次记载的外来植物30多种。
王锦秀的研究得到了汤彦承和吴征镒的鼎力支持。
汤彦承参与了近种植物的考证,吴征镒则把自己对《植物名实图考》中植物的批注复印交给了他们。
因此,《〈植物名实图考〉新释》成就了一段三代植物学家合作研究一部植物学巨著的佳话。
一把钥匙
《〈植物名实图考〉新释》的出版,让读者认识了一门小而美的学科——植物考据学。
我国的历史文献浩如烟海,其中记载着丰富的植物。
但也正因为历史悠久、民族和方言众多等原因,这些植物的名字常常发生混淆,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情况比比皆是。
西学东渐后,现代植物学进入中国,古老的植物文化又面临着与现代植物学科学对接的问题。
王锦秀介绍说,19世纪中叶,现代植物学在日本迅速发展。
日本学者利用现代植物学来研究中国古籍文献中的植物,给出日文名和拉丁名的对照。
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移花接木和张冠李戴的情况时有发生。
上世纪初,我国植物学界照搬引入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这引起当时部分植物学家的担忧。
胡先骕留美归国后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即是《〈说文〉植物古名今证》,拉开了现代植物考据学研究的序幕。
刘慎谔不但自己考证《植物名实图考》中的植物,还邀请钟观光北上,专门考证古籍文献中的植物。
此后,西南联大的吴征镒与匡可任、蔡德惠做出了令人振奋的工作。
他们考证《滇南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的植物金铁锁和昆明沙参,发现这是现代植物分类学上的一个新类群,于是发表了新属种PsammosilenetunicoidesW.C.WuetC.Y.Wu,这是中国古籍文献研究与现代分类学研究的完美结合,成为学界美谈。
“植物考据学鉴定出古籍文献中的植物,给出拉丁学名,这就像一把打开古代植物学宝库的钥匙。拿着这把钥匙,各学科的学者就可以进入宝库发掘宝藏了。”王锦秀说。
比如它对中医药发展就有着重要意义。“中药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安全,二是有效,这两点都离不开植物考据学的追根溯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郑金生告诉《中国科学报》,“比如木通是一种可利尿的中药,但古代用它来入药的植物有好几种,有木通科、毛茛科的,也有马兜铃科的。如不加考证,用了伪误品种,则容易出现医疗事故。现代有人用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去做减肥药,曾引起用药者的肾衰竭,既危害民众身体健康,也使中医药的声誉受到损害。这就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