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故乡的狗尾巴草清明时节雨纷纷
TUhjnbcbe - 2023/5/9 21:16:00
儿童白颠疯怎样治 http://m.39.net/disease/a_6153400.html

(散文)

雲南省昆明市滇源街道白邑村青龙潭碑《饮水思源》

一、神奇的土地

思念家乡,人之常情。

家乡的人美,家乡的人亲。

我的家在昆明盘龙区滇源街道白邑村。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的最深处。

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家乡经常令我魂牵梦萦;面带微笑、举止慈祥的父老乡亲一直让我牵肠挂肚。

在家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我数不清的眷恋!

在家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我儿时如醉如痴的遐想!

在家乡,有一种像狗尾巴一样的草,曾经充盈了我的儿童时代,一直到现在它还会在我的梦中出现。这种不会发声却有思想和灵性的狗尾巴草,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它春天生长,夏天开花,就像历史老人一样见证着家乡生活的点点滴滴……

儿时的记忆中,狗尾巴草,高不过人的膝盖,它膝曲上升,条状披针形的尖叶片,末梢状似狗尾巴。

狗尾巴草曾经是小伙伴们友谊的见证,也是小伙伴朝朝暮暮相邀相聚的桥梁和纽带。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白邑公社白邑大队。那时候,物资匮乏,吃穿都还很成问题,更别提什么儿童玩具了。机关单位的小朋友虽然有,但并不多见,他们把这为数不多的玩具视为掌中明珠,轻易不炫以示人。对于我们出生在农民家庭的孩子来说,拥有那些梦寐以求的奢侈玩具连想都不敢想。

好在上天是公平的,受上天的眷顾,让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有了狗尾巴草这天然的玩具,使得我们的童年增添了许多无穷的乐趣。

我们三三两两地爬到山林间、跑到庄稼地里采回狗尾巴草,在地上两端各钉一根小木桩,把一个木楔架在中间,将采来的秧草绑在木桩上,通过中间隆起的木楔,像两条火车铁轨一样地呈现在村子里戏台下的大场上。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围起来,把两个狗尾巴草分别放在靠近小木桩的秧草根部,用铅笔来回锯动秧草的根部,两只心爱的“小狗”便摇摇摆摆、晃头晃脑地冲向木楔隆起的制高点,一副勇往直前的样子。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交汇地带,两只“小狗”中的一只会败下阵来,然后从悬空的“铁轨”上掉入“江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的一方很受小朋友的尊重,这就是我们玩的“小狗打架”游戏。

少年时代的我曾无数次满含深情地注视着这些令人心仪的狗尾巴草。

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曾推着小独轮车爬鼓祷头、翻越水箐坡、趟水过路去砍冬瓜柴,随处都能看到狗尾巴草惹人喜爱的身影。

白邑村青龙潭大雄宝殿(赵朴初书)

二、家乡的传奇人物

由于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男女老幼、家乡的大事小物都时常牵动着我的心,让我十分挂怀。

在我们玩“小狗打架”的孩提时代,成为我妹妹婆家亲戚的二姐夫——杨家和,是那个时期的风云人物,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二哥。

二哥当时已经六十八岁了,五十年前,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嵩明县第一中学,但苦于家境贫寒而辍学。

二哥痴迷于看书,常给村里人讲故事,他讲的故事老少都爱听。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在白邑的知名度也渐渐提高,很长一段时间内,“杨家和”这三个字在白邑坝子已是家喻户晓了。

二哥是一个很有板眼和两刷子的人。他不单自己会编写花灯剧本,还能亲自出马任导演、当演员。一九七九年参加曲靖地区农村业余文艺调演时,由二哥自编自导自演的花灯剧《两张合同书》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并于曲靖地区《盘江文艺》头版头条发表;年嵩明县全县文艺调演,自编自导自演的花灯剧《假报喜》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自编自导自演的花灯被嵩明县文化局聘任为戏剧创作员;紧接着又被曲靖地区花灯团聘任为农民业余作者,并颁发给《作者证》。

时隔不久,二哥要被上调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后来,上边真的来人到白邑村接洽商调之事,聪明伶俐的二姐杨传仙在煮饭时便偷偷地把曲靖地区发给二哥的《作者证》放在锅洞里一把火烧了。

看到二哥好久都没有啥动静,二姐笑在眉头喜在心,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暗自庆幸;其实,根本不是因为二姐怕二哥吃“国家粮”后抛妻弃子当陈世美、烧了二哥的《作者证》起的作用,而是当时的白邑大队*支部书记顶着不放,生怕二哥杨家和调走以后有文艺汇演时,就没有人给白邑大队抬奖状挣脸面了,所以顶着不放,二哥才一辈子老老实实地当了农民,写他的剧本,演他的戏,并且与温柔贤惠、温文尔雅且勤劳能干的二姐和和美美地过完前半生。

惊闻二姐突然肝癌晚期离世后,我赶回去参加了葬礼。那几天里,二哥像丢了魂似的呆若木鸡。

有一个晚上,我到他家去的时候,他彷佛见了久别重逢的知己一样,振作起精神,跟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二姐生前的好处,又说了些不知自己独自一人怎么把余下的时光孤寂地熬下去的话。

一直讲到家里正在忙乱二姐的丧事。他在厨房里往锅洞里凑火时,帮厨的人一会儿问味精在哪里,一会儿又问生辣子面摆在什么地方,令他十分地生气。家务全由二姐一手独揽了半辈子、享惯清福的二哥暗暗生气,心底下私自责怪对方,这些我哪里清楚,应该问我媳妇杨传仙嘛!

瞬间,二哥大脑中“吽”地一下,如梦初醒,人家来帮忙嚒就是为操办媳妇的丧事嘛!

爱妻音容宛在,却早已人去楼空,夫妻两个现在已经是阴阳两隔。

说到这里,二哥黯然神伤,盈满眼眶的细小泪珠,在两只眼睛里旋转、增大、跌落……

时隔不久,我再次回到白邑村,可是,二哥没有在家,我还跟他家的一个邻居老人聊天,老人当时还说起狗尾巴草在白邑村上辈人都叫它为“光明草”!

接着又向我讲述了一个祖祖辈辈口述流传下来的美丽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滔天的大水淹没人间,生灵涂炭,哀鸿遍野,饿死了好多好多的人。一只灵犬趁着大水潜游入天宫内,专在五谷种子上打滚,暗暗用尾巴沾满了五谷,寻着来时的路,在半空中把尾巴上的粮食种子播撒人间,让人们又过上了吃饱穿暖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从此之后,稻谷的穗子都状如沾满种子的狗尾。灵犬窃谷的时候,不小心粘到了一种野草的种子,带到人间,那就是狗尾巴草。

三、百孝善为先

家乡美丽如画的山山水水,家乡礼仪之邦的点点滴滴,无数次出现在梦境中,如诗如画。一株株的狗尾巴草在春风中微微摇晃,仿佛一只只调皮的小狗,抖动着优美的半椭圆形、毛茸茸的尾巴,摇曳在金色的阳光中。

家乡的风土人情熏陶着我、感染着我。

家乡是我人生之路的一个生命驿站;家乡是我遭受人生挫折寻找慰藉的避风港湾;家乡的狗尾巴草依旧是如露亦如电的甜美梦幻……

祭天山的桃花已经灿灿烂烂地开放,万佛寺的蔷薇也争奇斗艳,青龙潭清澈见底,盘江大桥成群结队的牛羊在老黄牛脖子上叮叮铛铛的铃声中缓缓前行。宽敞笔直的冷水河在几公里的河面,倒影着数以万计的水桶粗的柏树。

老大桥旁边是一望无际的柳树和一排排泛出金黄色的翠竹。老大桥是一座单孔拱形沙石桥,元朝时期赛典赤治理滇池和松花坝时,在古邵新城白邑冷水河上游修建的古砂石桥。

在柳树和翠竹之间,那些黑白分明的山羊中间,躲躲闪闪地藏着一些个头矮小的小羊羔。

个头稍大的健壮的公羊和温顺善良的母羊把小羊羔护在中间吃草。

个头稍小的直接双脚跪地,使出全身力气吮食着母亲的乳汁……

白邑小学美术老师杨维宽家距离老大桥不超过一公里的路。抽根烟的功夫即可到达杨老师家。

杨维宽老师最小的妹子小利分,一个被白邑村老辈人、中年人和年轻人喊了四五十年的名字。小利分的学名叫做杨丽芬。在白邑小学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同班同学。

同学中,她胆子最小,但她为人心地善良。有一次,小利分在路上见到被汽车碾得血肉模糊的一条小花狗,她抖手抖脚地去拎着小花狗唯一没有撵断的脚,把小花狗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想可能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烙印了“入土为安”这句真诚的祈祷和祝愿吧。

小利分对我说杨老师的时候,表情已经全神贯注,仿佛已地回到了三年前:

我三哥啊,老吃我母亲吃剩的饭,我们兄弟姐妹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他吃我老母亲剩饭的次数,已经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了。

我三哥根据老母亲的饮食起居规律,还整理出了一个时间表:

老母亲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前起床,如果到十点钟还不起床,就必须把老人叫起来,就生怕她睡过去。

起床后倒水洗脸前,试试水温,洗脸后,扭手巾去太阳光下晾晒,然后把洗脸水倒往阴沟内。

我三哥服侍我老母亲,比个女人还细腻。我老母亲吃早点时,我三哥要准备两个小碗,一个碗泡一包麦片,另一个小碗泡一包摸鱼膳食纤维。

我老母亲的早饭,她只要我三哥煮。,因为老母亲的饭必须分开单煮,不能煮硬了,也不能煮得太烂,煮了松松软软的最适合老母亲的口味。

老人不能缺乏营养,所以炖一个鸡蛋,鸡蛋里放些剁细的绿色菜蔬,加上一点点剁成细末的新鲜肉,就成了老母亲的家常便饭。

饭后还得亲自喂她半小碗菜汤。

最让人佩服的是给我老母亲洗脚这一桩事情,从上村传到下村,一直传得家喻户晓。为这桩事情,我三哥还被女人开过他的玩笑,如果是嫁着给他嚜就好了。

另外就是蚊虫叮咬的时候为老母亲赶苍蝇,有时候赶着赶着,看着胖个胖个的蚊子就给他整眦了,咬牙切齿地把蚊子打死在蚊帐上,还一边说着“谁叫你咬我老母亲!”

念念有词的瞬间,白色的蚊帐被放了血的蚊子染红了一片。

有一桩不得不说的事情,我三哥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校长呢,他的“教学优秀工作者”以及其它方面的获奖证书,堆在一个宽敞的房间内,像座小山一样高。

学校领导讲我三哥既当过小学校长,又是多年的优秀教师,并且所教授的学生美术作品还在全国比赛中获过一等奖。退休前他还得到了一次到北京旅游和疗养的名额。是,最终还是被我三哥推辞了,因为我三哥说:老母亲必须有人在身边服侍,实在走不开……

说起我三哥给我老母亲端屎倒尿的事情来,连我三嫂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听完这些,我才感明白,白邑地区以外的其它地方,为什么一直都比较尊重古邵甸白邑这个“礼仪之邦”,是因为孝亲尊师传统文化习惯!

四、家和万事兴

故乡最温暖人心、最荡气回肠的事情,莫过于关家。

家住白邑村青龙潭附近的关德华大哥,聪明睿智、仁善厚德、才华出众,年纪轻轻就从嵩明县水利局总支书记的位置上(因工作需要)上调昆明市水务局。历任昆明市水务局水资源、*策法规、规划计划处处长以及局办公室主任等职。

记忆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嵩明县第一中学读高中时,就是在关德华大哥单位宿舍里跟他住宿的。两人由于语言方面气味相投,谈事情和问题的思想深度、力度能够令对方欣赏,所以经常都是彻夜长谈,无数个晚上都是要到深夜两点半才准备休息。

我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关德华大哥已离开故乡。一晃就是三十多年,直到双方见面时,才想起来。三十年内,我们从未碰到过一次。

见到关德华大哥是在白邑村大街上农业银行门口。我记得,见到关德华大哥时,我不仅激动,而且心情复杂。

关德华大哥也很惊讶,原因是他三十年前写的诗:“风风雨雨几疏枝,赖有天公勤扶持,流着眼泪朝上长,丹心一片到春时”。一见面我就一字不落地背诵了出来。

盘龙江冷水河畔,青龙潭边关家人的优秀在白邑村家喻户晓。

关德凤二姐善良;关德美三姐勤劳。

关德凤二姐,脸庞像菩萨似的,脾气温和、忍耐极好,心地善良得像琉璃光一样的透明。

关德美三姐,十三岁就有本事像男娃娃一样拉两个轮子的小马车上山砍柴,十五岁能够背起五十公斤中的杂木柴。

知道白邑村的关大妈有多大能耐吗?她十三岁就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手勤脚快,做事动作麻利;挖田种地比别人早早收工;针线活计人见人夸;在家里喂个猪喂个鸡三下五除二眨眼之间就做完;关大妈爱整洁,在老人队伍里,一身粉嘟嘟衣服,人见人爱,都喜欢坐在她跟前;关大妈勤俭持家,一生养育七个儿女,从未让一个子女打过赤脚。

白邑村老辈人如数家珍似的,能把关大妈的优点,盘点得像大小钉耙的耙齿,大的有多粗多细、小的有多长多短,钉耙到底有多锋利?一直盘到丝毫不差。

最后就是一句话:关家儿女全部的优点加起来,刚好凑够成一个关大妈。

关德凤二姐心地善良,在生活方面总是向着妹妹,关德美三姐勤劳力大,在做活计时总是抢在前头。

在刻骨铭心的记忆中,让二人更显姐妹情深的,是那一次上草籽箐后山砍烧柴。当时,正值霜降时节,眼看快就要立冬。二姐关德凤十五岁,三姐关德美十三岁。两人天刚露鱼肚白就拉着小板车出门了。

在找烧柴的地方,迎着朝霞,顶着霜风,年纪轻轻的姐妹俩干得满头大汗,汗水也湿透了衣服。生长在比较陡峭的山崖边的牛筋木树、马桑柴和满身是刺的火把果等杂木柴,在姐妹俩忙得不亦乐乎中,早已在小板车前堆得像座小山似的。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倾盆大雨不期而至,把姐妹俩淋得像落汤鸡似的,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更是淋得竟然没有一处是干的。

雨过天晴,美轮美奂的彩虹桥搭载在龙马寺和漆树塘两边的青山之间,姐妹的双颊泛出清纯的潮红,紧接着又开始忙活了。

待到身上的衣服被体温再次暖干之后,三姐关德美抢在前头,拉起小板车返程了。

这车柴真沉啊,竟然把车架杆都大幅度地压得翘了起来。停下车来,关德美叫二姐关德凤坐在车架杆处,她便低着头、拉着车,飞奔在布满碎石的公路上。

二姐关德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直担心着妹妹关德美。但是,看着关德美忽而被车身后沉的车头翘起,忽而脚尖着地,飘逸地用弱小的身躯牵引着载满杂木柴的小板车的前进方向,忽而又在直路上享受着车身架空妹妹自动飘行的惬意。那颗一直悬着的心变成了挂在娇艳美颜上的笑意,内心充满了对妹妹关德美勤劳能干的肯定和由衷的敬佩。

也许是太过于大意,车子迅猛神速地奔跑到猫拿耗子附近时,飘移前行的小板车突然车头坠地,拖扯着俩姐妹从猫拿耗子的尾巴处一直冲到干河上的大桥附近,善良的二姐关德凤赶快抱起躺在地上的妹妹,看着瘦弱矮小的妹妹关德美被小板车拖了很长路段、拖破的双膝裤腿和从膝关节露出的乌黑青紫的血痕,二姐关德凤的泪水夺眶而出……

大哥关德华是二0一七年退休的。

退休后的大哥风趣地说自己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孙子兵法”。

由于儿子和儿媳在经济繁荣、商业繁华的上海,关大妈在昆明盘龙区滇源街道白邑村。他上要照顾孤身独影的老母亲,下要照看爹娘都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小孙子。恩恩爱爱半辈子形影不离的关大哥和关大嫂,刚刚退休不到半年就一个在云南,一个在上海过起了牛郎织女般的两地分居生活。

最好笑的是:妈病了或者大嫂有事,一个由上海虹桥机场飞昆明,一个由昆明长水机场飞上海的时候,在时间与空间的计算和把握上,必须不能让小孙子长达几个小时的脱离大人的视线,更不能让一辈子辛辛苦苦八十多岁还孤身独影的关大妈在病痛之中,口渴时间超过三个小时还不见唯一的儿子关德华大哥,或者儿子媳妇把温好的白开水送到手中,所以往往是两趟目的地与始发地相同,但是又相反的黄金分割时间段上的上海、昆明的飞机在霞光四射时穿梭着擦肩而过时,大哥大嫂痴呆地望着对面飞机舷窗,恋恋不舍地惜别彩云间……

你别看八十多岁的关大妈在白邑村数一数二的自尊心强,也别看关大妈在白邑村数一数二的勤劳和爱干净,有时候,我觉得关大妈就像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特别的爱热闹。尤其是一到春节,提前将院内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心里默默的念着家孙、外孙的名字,脸上早已绽放出幸福的花朵。

大嫂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从上海几经周折早早地飞回来了;二姐关德凤一家的子女在大年初一那天也准时赶来看外婆了;大哥的姐姐家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恰巧在半路上碰到后同时来到了;二哥家儿子儿媳和孙女来了;四姐家的儿子儿媳来了;五妹一家也从嵩明县赶回来了。

不是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就是步行四百九十八米到盘龙江的源头——清澈见底的白邑青龙潭玩耍。

瞧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子开心的样子,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那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长篇小说来。

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第八十七回有这样几句话:“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

五、故乡女秀才

家乡的山美,家乡的水甜。家乡的散文作家、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盘龙区文联秘书长段红琴,很有家乡青山绿水养育出的特有女性的韵味。她冰雪聪明、气质好、善美,有修养。善是指她心地善良;美是她的容貌端庄、脱俗,让朋友有一种乐意跟她接近的感觉。

喜逢段红琴散文集《絮语心香》正式出版发行的晚宴在年2月15日下午于嵩明县城通灵街金穗牛菜馆进行,她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在一本书上用娟秀的钢笔字签了名,并赠送给我。看到设计典雅、秀美的封面,我便爱不释手……

读完段红琴的整本散文集,是在三天之后,。当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好像是在白邑青龙潭里丢下了一枚橄榄、潭内的涟漪一圈一圈地由内向外涌动,减速后又由外向内来回波动。于是乎,迫不及待地赶到嵩明县文联、找到李睁,连哄带骗地薅一摞。

其实,在段红琴出书以前的二00九年,我早已读过她写的散文了,少说也熟读过两三篇。那时候,她还没有调到昆明盘龙区农业局,还在白邑村的滇源镇**综合办任办公室主任,记得我还跟她作过思想方面的交流,谈到过为人与为文,谈到过文学的审美,并且还谈过自己读完这几篇散文后的感想。

读段红琴的散文,首先最吸引眼球的是:对扎根在她心灵世界中的花花草草细腻的描写,文中涉及梅花、杜鹃花、樱花、迎春花、荷花、牡丹花、芍药、蔷薇花、菊花、玫瑰花、白茉莉花、红色东洋菊、牵牛花、夹竹桃,还有段红琴的“一种不知名的漂亮花”等不下十五种;其次是白邑村青龙潭给她多少美好的记忆;再次就是她在勤奋学习过程中自己喜欢散文、爱买书和青春励志;以及文品与人品、语言与文字对自己的诱惑等等的抒写。其中,关于读书的就有《书城是精神殿堂》、《读书的意义》、《漫谈读书》、《再谈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等好几篇……

散文集《絮语心香》中,无论是“春花秋月篇”还是“花落有痕篇”,都写了很多在平常人眼里很普通的白邑村的常见花木,但段红琴却妙笔生花,独树一帜;红袖添香篇主要写段红琴在勤于耕耘、励志奋发学习及文品和人品方面的短小精悍的散文荟萃;玉壶冰心篇的《净土在心中》,寥寥数百字、却有一股暗流涌动,一种在心灵孤独时想达到真正超凡脱俗寻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刻印在她灵魂的浅表处。

言为心声。

段红琴那些“静下心来,认真写作;“德全不危”;“相信是智慧的选择!”的叮嘱,对于每一个诚实、诚信、诚恳的人来说,只要铭刻于心,将会受益终生。

品读段红琴《人在做,天在看》的文章中可以读出,她的人品以及在说话办事方面所遵循的规则和基本的做人原则。

读段红琴关于花的散文,《花的心事》我既品读出作者伤春惜春的淡淡忧伤,也读懂了“粉团花”和“十姊妹”是蔷薇花“小名”之段红琴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

品读《杜鹃花开》时,由于我对这种称作映山红的花十分的陌生,所以一字一句地读得很慢,知道了白邑乡*府的杜鹃花有十来蓬,粉白色的;淡紫红的;粉红色的……但对她在文中提到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我却是十分喜爱且记忆犹新的: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花香识春》中的“示现修辞手法”用得最为巧妙!段红琴的妈妈采玫瑰花制作玫瑰糖时,令她想起当初玫瑰花香气四溢时的样子和蜜蜂在其间飞舞的情形……

在段红琴写花的散文中,我认为写得相当不错的是《满院蔷薇一院香》:首先题目就很精致,开头也十分引人入胜,优美的语言文字深深触动了我,这种叫“蔷薇”的花,有一股魔力能把作者和读者的脚步牵引到花事浪漫的地方,让作者同读者一起久久驻足……在我爱不释卷的过程中,我察觉作者把叙述与描写揉捏得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白邑机关大院的蔷薇花,在段红琴的笔下,通过绚丽多彩的语言文字形成的画面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蔷薇花令人为之倾倒的芳姿……甚至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令人陶醉优美的语言文字,仿佛看见段红琴在*府大院蔷薇花架下,构思这篇散文吟诵这些语言文字时,嘴角的蠕动、口型的变化。

其实,以上点评到的琳琅满目的文章,都不是我认为段红琴最出彩的散文,令我感动至今、激动不已的是散落在散文集《絮语心香》中的零散语句和一篇叫做《烟雨蒙蒙的早晨》的美文。

在《早春二月》中有一句话:因自己采摘糖梨花稍不注意手就被刺出血来,“才知道那些大盆小筐地摆在街上卖的糖梨花百姓们采摘下来是多不容易”等等,不胜枚举……

在《烟雨蒙蒙的早晨》中,写出段红琴对细细密密、纷纷扬扬、轻轻柔柔、潇潇洒洒的“润物无声”的柔情之意的喜爱,同时肯定了自己不喜欢那种制造灾情的暴雨:这种突如其来的雷雨、暴雨会让她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她怕长时间下的暴雨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那些已经是艰难度日的农民雪上加霜……

作为盘龙区滇源镇**办的办公室主任,她在自己写作散文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吐露了自己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当地黎民百姓的疾苦。段红琴因写散文而流露出的关心百姓、体贴百姓的善美品德,令我感动了好多年。

这样的文章,我没有读到过多少,尤其是现在*府官员写忧国忧民的文章,我读到的可以说是连凤毛麟角都达不到;。品读古人的倒是有三次令我彻夜难眠、感慨不已。那就是——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已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就是赞赏段红琴散文集《絮语心香》的原因。

在嵩明县第一中学读高中时,年认识的朋友吴彦宁大哥,他曾经担任过嵩明县*协常委、办公室副主任和文史委主任,一直成为《嵩明县文史资料》最主要的编辑。在一次各省图书馆交换书籍的过程中,吴大哥把我邀约到了十里箐,参加文友们经常踊跃参加的文友笔会活动,我把随身携带的一本《絮语心香》,转赠给来自杭州的一对小情侣。看着她俩认真细读的模样,我替作者段红琴感到十分的欣慰。

六、魂牵梦萦的狗尾巴草

家乡的狗尾巴草,曾经驻足在我的心间半个多世纪,它在斗转星移中周而复始,在万象更新的过程中年年如是地重复着新的生命,使我的心胸得到不断地扩展。

家乡的狗尾巴草,就是我身边我眼前我心里我脑海中的狗尾巴草,也是我生命中的狗尾巴草!它经历了严寒酷暑的磨砺,终于盼到了春天的来临,细细小小、毛嘟嘟的嫩叶,在阳光下伸展着、舞动着,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身姿。

我生命中的狗尾巴草,从不担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往往只需要一场微雨,便足以让它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我生命中的狗尾巴草,虽然它的根须浅浅地几乎只是浮在土上,但只要是拔得不彻底或是拔完了仍然扔在地里,那么仍然不能置它于死地!

我生命中的狗尾巴草,就是百年未遇的干旱,对它也无可奈何,往往只需要一夜的露水,便足以让它扎稳根基、生出新芽,重获新生!

家乡的狗尾巴草,它顽强的生命力常常令我惊叹不已,令我合十膜拜,令我长时间地驻足在它的身旁,怜爱有加……

文心雕龍现代诗一首

隐居心底

文心雕龍

我怕自己

我怕自己的笔尖

一不小心戳着别人

只好只好独自一个人

独自一个人

隐居在自己的心底

我怕自己

我怕自己冥思苦想

铸炼的文字伤害着别人

只好只好避开

直指人心的伤感语言

独自一个人

隐居在自己的心底

一颗心脏两个心房两个心室

独自一个人隐居在自己心脏里

左心房奢华右心房淡定

左心室欢喜右心室忧伤

奢华时我不刺激别人

淡定时自己鼓励自己

欢喜时自己提醒自己

忧伤时我不影响别人

我沿着忧伤的小道

镇定自若地走向欢喜

我踏着奢华的地毯

青春焕发地走向淡定

无数崎岖不平的道路

塑就坎坎坷坷的人生

多少蹊跷而神奇离异的故事

构成永远解不开的梦幻之迷

躲在杨柳依依的树旁

独自一个人

隐居在自己心底

望着阳光明媚竹影

把自己的灵魂拿出来

在太阳底下晾晒

不为了证明什么

只想让上苍知道

于世无求与人无争

隐居自己心底的人

距离心灵真善美

究竟还有几公里的路程

《作者简介》杨继平笔名:文心雕龍。一九六六年生于嵩明.白邑,雲南大学毕业。嵩明县农业银行员工,原白邑公社白邑大队*支部书记楊登明的独生子。懂小说,会写作,思想、情感、观念意识超前。知晓电脑技术,会修复崩溃的电脑操作系统及合理运用多种电脑软件;利用华为荣耀10手机——创意设计动感图文,将青龙潭和当地风景加上音乐配图,制作成十分优美的小视频传送到互联网上。根雕茶盘,油漆工、泥瓦匠,也有本事电焊钢筋、栅栏。年1月初至年12月底参加“鲁迅文学院普通班”函授学习,中國作家协會鲁迅文學院“优秀學员”。年5月被邀赴北京八里庄27号参加“鲁迅文学院29期文学创作进修班”学习,小说作品《生日》发表于鲁迅文學院教学刊物。诗歌《灵魂的火花——献给妻子》、《隐居心底》和散文《稻花香》发表于《滇中文學》和《盘江源》。年10月1日在嵩明法界寺响应召开民间文學社成立号召,成立嵩明县兰茂文学社。《盘江源》创刊号小说编辑,属嵩明县文联创建前期的主要负责人。年小说《追魂刀》荣获《今古传奇》首届全国优秀闪小说奖、最佳题材奖;年被湖北武汉《今古传奇》聘为优秀闪小说专刊委员会特邀编委。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乡的狗尾巴草清明时节雨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