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期middot读书人遇见,从 [复制链接]

1#

在我们的阅读记忆中,一定有让自己难忘的段落,也许我们还能轻易地翻到那一页,甚至会轻轻背诵那些熟悉的句子。

我们在这里,分享这样的段落一二处,并向你推荐它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读书人读书会,读书继续,我们和你一起分享。

读书会第二次分享:阅读经历中,最难忘的段落。

锦绣片段

我们中国,过去之中,曾吸合许多异族。因为时时和异族接触,所以能互相淬砺,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开化虽短,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极其优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虽屡经改变,而仍不失其本来。经过极长久的时间,养成极坚强的民族性,而形成极伟大的民族。

——吕思勉《中国通史》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帕斯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节选自《思想录》)

印象深刻的片段为《隆中对》和《诸葛亮舌战群儒》。

幼时国贫,家也穷,又赶上国家焚书,在贫瘠的农村,弄本名著难啊。其实,我家有一些藏书,不是收藏,是怕人知道怕人揭发的偷藏。书藏在哪里,只有我爹知道。家穷,买书没钱。对书,基本上只有语文数学课本的记忆,再好一些,是连环画。不幸中的万幸,是听到了评书《岳飞传》《杨家将》和《三国演义》。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甚至都能模仿说几段。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隆中对》和《诸葛亮舌战群儒》。

文字自身的张力,袁阔成先生声音浑厚有力抑扬顿挫的魅力,诸葛亮卓尔不凡的形象,在我大脑里生成了无与伦比不可言说的美,美,妙不可言。一个人可以这样说话,语言可以这样表达,对话可以这样进行,这一切都激发起我无比的想象。那是一个儿童对文字的崇拜,是一个衣不蔽体的儿童对心中英雄的向往,是一个儿童对一个古代中国的美妙重构。更有价值的是,我那时竟领悟到了遇事应怎么样分析思考应对!思维的方式,成为我思考的内容。

自那以后,我,一个农民的儿子,开始了对世界的思考,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了对文字的追求,朦胧,但有方向。后来,我各种场合的发言、对话,甚至激烈辩论,都离不开《隆中对》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灵光。当然,我后来又接触到学习了更博大精深、精彩绝伦的言语表达与思考思维。

班车上想起读过的书,几个段落。如同想起暖老温贫的一碗热粥,想起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沁入心脾的静谧与悠长。这一段是捷克作家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里的:

“??三十五年来,我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到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赫拉巴尔谈阅读的文字比较合我心意,与此相似的还有卡夫卡的“冰斧”理论,纳博科夫的“肩胛骨震颤”——非休闲阅读我认为应该有所触动,能够击碎脆弱的颠覆错误的,能够滋养生命,把美丽的词语含在嘴里——先要找到那些称得上“美丽“”的词句,寻找到你的酒。温和的、剧烈的,冰鲜的都好。寻找这些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个读书人,进而知道不只做读书人,好好地做人。含着这样的词语,不用跟人说:我正在读,我又在读。我读了好多遍什么什么书??这里,咱们的群落畅意说,随你说:我读过12遍《红楼梦》??12遍?真的吗?我数数啊??另外,赫拉巴尔值得读,《我侍候过英国国王》一气呵成写完,一样好。《过于喧嚣的孤独》写了很久。他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它推迟了死亡”。——我们一生中总有一些时光是在阅读中度过的,只为自己,只为这样度过时光的喜悦。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一段,很短: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具备真正的价值——正义、美和真理。柏拉图对正义的定义:正义就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责。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林海音《城南旧事》

初读《城南旧事》时还是中学,那时读英子对于骆驼的铃铛的“解读”只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天真有趣的小姑娘啊,而现在初为人师,和孩子们同读同议,再读这一段文字却多了几分感慨。在成人眼里“有用”的“防狼利器”,在孩子眼里却是“有情趣”的“解闷帮手”,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新奇而又独特。又联想到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里刷得火热的《孩子的诗》——“晚上/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就拿它当拐杖/我拄着一束光”。孩子的世界,真好!

我知道苦难无法使人更高贵,反而使人更卑微。它使人自私、猥琐、狭隘、猜忌。它把人们注意力吸引在细小的事情上面。它没有使人超越人本身,却使人称不上真正的人;我曾残忍地写道,我们不是从自己的苦难,而是从他人的苦难中才学会了顺从。”

“有一种人,对自己的善行不加注意,却深受自己恶行的折磨,这是经常书写自我的一种人。他略去自己的可取之处,因此表现出来的只是软弱、无原则,以及堕落。”

(选自毛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

《总结》是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的自传体作品,但又不仅仅是自传,更是他思想与经历的结晶。我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一个人拥有智慧的体现。不论何时,都要客观对待自己的所作所为,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板,不狂妄自大,不妄自菲薄,做阳光明媚的自己。

1.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不要对神说你面临的风暴有多大,要跟风暴说你心里的神有多大。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制服己心,强如攻城。

你要保守你的心,因为你一生的果效都由它发出。

不要论断人。

……

2.柴静问:为什么总改不了我的弱点?

卢安克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要那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

3.真正的爱是给人以自由。

以上分别出自《圣经》(箴言居多)、《看见》(柴静)、《亲密关系》(布雷姆等)。

附赠: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

印象里清晰的有一幕:列文躺在干草垛上,仰望夜空,该有星星吧,他长久以来内心的矛盾挣扎在这一天,跟农人们艰辛又酣畅淋漓的劳作的一天,在这一夜,散发着干净草味儿的空旷的一夜,随汗水流走,身体变得轻松,思想也清晰起来,继之沉沉安稳的睡眠。清晨的露水,黎明,大地,一切都不同了。我喜欢列文,第一次读《安娜·卡列尼娜》,被安娜疯狂的爱攫住,再读,更愿意停留在列文的片段,他的路是托翁的路,也是很多人的路,他明亮又迷茫的眼神哪……我的那本泛*的安娜,是周扬的译本,先入为主,更喜欢这个。没法把原文摘过来,它在老家。手头是草婴本,不及前者精彩。

精彩段落一: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天上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着,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飞走了一只白蝴蝶。他们是从谁家飞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这在脸上就睡了。

精彩段落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呼兰河传》

我的思考:萧红,我喜欢的作家,难得的北方才女。读她的文字,总给我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幼年丧母,不被父亲喜欢,其伯父一度催其父亲将她勒死埋掉;成年后的她情路坎坷,生活的穷困潦倒使她的人生漂泊无定……纵使命运如此待她,她却仍能用爱和真诚使得孤独漂泊的灵魂得到“皈依”,她通过手中的一支笔,将众多形形色色“已去的生命”流淌进我的生命中,书里我遇见了悲凉、无奈、凄苦的现实。如今,尝尽愁滋味的她却仍能写出许多俏皮话儿,其文字让人读来极其舒服,这正是我欣赏她的地方。她是真正爱世界的,懂生活的人。

我更爱鲁迅。

印象最深的段落是先生的《灯下漫笔》: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今天分享三个印象深刻的小女孩。

一个是关于《绿山墙的安妮》里的主人公安妮。当小安妮阴差阳错的被马修带到绿山墙农舍,又将要因为不是男孩子会被送走的那天早上。她和玛丽拉的一段对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哦,我不是单指那棵树。当然,它是可爱的——是的,它可爱的光彩照人——它开起花来好像是有意要开得这样又美又多似的——但我指的是所有的东西,花园、果园、小溪、和树木,整个儿可爱的宽广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早晨,难道你不感到自己真实热爱这个世界吗?我能听到小溪的洪亮笑声一路传到这里。你留神过小溪有多么快活吗?它们总是在欢笑。即使在严冬,我都能听到它们在冰层下面的笑声。有条小溪紧挨着绿山墙农舍,这使我太高兴了。我可能觉得这跟我没多大关系,因为反正你们也不打算收留我,其实关系可大着呢。我会始终以欢快的心情想起绿山墙农舍有一条小溪,即使我再也见不到它了。如果绿山墙农舍没有小溪,那么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老缠着我:那儿应该有条小溪才对。今天早上,我并不从心底里感到绝望了。在早晨我是不会绝望的。人间有早晨,真是灿烂辉煌,对吗?可是我觉得非常悲哀。我脑子里一直在想象,不管怎么说,你们还是要我的,我就可以永远永远住在这里了。在浮想联翩的时候,你可以感到极大的安慰。但利用想象力的最大缺点是,时候一到你不得不停止想象,这会使你惘然若失。”

看到这段文字,我脑海中一直有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儿,用她极强的想象能力,极佳的语言表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玛丽拉对话,在自我对话。人生不能尽如人意,我们是不是学一学小安妮,心中有一块“圣境”向往,便无惧惨淡的现实。

另一个是关于《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主线人物小斯库特。这个留着短发,让姑姑头疼“太不淑女”的小女孩,倔强,善良,友爱,爱思考。我喜欢,她能让我想起曾经那个留着短发,上墙爬树的自己。读她我会不自觉地想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小伊娃。恬静,美丽,博爱的像个天使。可能因为两本书都是有关蓄奴制的缘故,也可能是我骨子里也想做一个这样沉静的人之故吧。

(一)语段分享:人到青年,妄谈亲情。不知从哪一刻起,不忍读龙应台的“不必追”,也不敢想那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每次细数还能回家与父母共享天伦的寥寥时日,每次拨通那利用下班在高架桥上堵车的机会打回家乡的电话,内心都百感交集。越长大越害怕:这世上最让人魂牵梦萦的是家,最让人奋不顾身的是家,而这个家,却是有时限的。所以,当暑假,自己在带孩子们赴湘西游学的火车上,第一次读杨绛先生《我们仨》里那段撕心裂肺的文字,也会跟着泣不成声。

“‘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

(二)短句分享:叶芝说过“奈何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便不复轻盈;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我们并未真正地失去梦想,只是也很难再心无旁骛地拥抱梦想,所以也喜欢用《达摩流浪者》里的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Ovryouthful,Ovrwping”来鼓励和警醒自己。

杜拉斯说: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读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一篇小说《河的第三条岸》。

文中的父亲本来老实本分,但有一天突发奇想,找人打造了一条仅仅可以盛放他自己的船出走,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河流上飘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在废弃和空寂中流逝,父亲却一点都不在意。”

那一刻我仿佛双脚踏入漫漫长夜,我迄今仍然不能理解,在每一个白日,在每一个暗夜,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当也已白发染霜的儿子对他隔岸发誓的时候,他为什么兴高采烈地向岸边靠近?当儿子落荒而逃,为什么从此不见他踪影?他到底去了哪里?

那个被称作精神的世界,是不可以着陆的么?我们在尘世间孤寂、狂傲、不安的灵魂如何寻觅安放的家园?我结结实实地踩着大地,是不是就永远不曾和她相遇?

许多日子过去,暗夜没有结束。

摘录《中国在梁庄》片段:

我们缺乏一种真正的自我参与进去的哀痛,"当遭遇现代性时,我们失去了哀痛的能力。"印度当代思想家亚西斯?南认为,"现代性的语言是一种精算术的语言,我们学会了计量得与失,但是却忘掉了怎样去缅怀和表达我们的哀痛。"哀痛,就是自我,就是历史和传统,就是在面对未来时过去的印制。

感悟:

或许,正因为我们身在其中,竟然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没有自觉地体悟,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