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捕食性天敌的繁殖与释放 [复制链接]

1#

草蛉的繁殖与释放

瓢虫的繁殖与释放

捕食螨的繁殖与释放

一、草蛉的繁殖与释放

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脉翅目。由于草蛉幼虫能够捕食很多种类的农业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开展对该物种的人工繁殖、饲养,并有计划地把人工伺养的草蛉释放到田间,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从年代开始,主要使用地中海粉螟卵和麦蛾卵饲养草蛉。年代,我国成功利用米蛾卵大量繁殖草蛉,并研究草蛉人工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机械。但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饲料工厂化生产草蛉。主要包括草蛉的大量繁殖方法、储藏和包装、释放方法等。

如上图所示为草蛉的卵

如上图所示为草蛉的幼虫

如上图所示为草蛉的成虫

如上图所示为草蛉的茧

(一)、草蛉大量繁殖方法

1、草蛉幼虫的饲料

1.1、米蛾卵的获得

米蛾饲养已在赤眼蜂大量繁殖中介绍。米蛾饲养室温度应保持25~30oC,RH~90%。饲料可选用70%玉米粉加30%麦麸,使用前用85~oC的高温消毒60~90min,杀死配料中的其他害虫与虫卵。按每千克饲料接入粒米蛾卵的比例接入虫种。先将经过消毒的3/4饲料放入盆中,均匀撒入米蛾卵后再将剩余的1/4饲料盖在其上,接卵约40d后可准备收集成虫。将成虫收集到四面由纱网组成的产卵笼中,放置在白色瓷盘上,成虫所产的卵会透过纱网落入盘中,其余的卵可用毛刷轻轻刷下,也可人工饲养。

1.2、活体蚜虫的获得

1.2.1、利用自然界的蚜虫

蚜虫是草蛉的天然食物,用蚜虫饲养中华草蛉幼虫,个体发育正常,历期较以其他饲料饲养的短,取食行为正常,饲养效果好。蚜虫种类很多,不同种的蚜虫对草蛉的个体发育的影响也不同。在选择蚜虫时应尽可能选草蛉最嗜好的种类。采集蚜虫时,根据当地植物或作物栽培及气候情况,了解各种植物上蚜虫出现的时间,制定采集计划。如湖北,3月蚜虫主要在油菜、蚕豆、苕子、竹、梨、桃等植物上;4月主要在油菜、蚕豆、苕子、木槿、柳树、竹、小蓟、菊科等上;5月主要在蚕豆、小麦、刺槐、木槿、竹、菊科等上;6~7月主要在棉花、玉米、高粱、桃、梨等上;8~9月主要在棉花、玉米、豇豆、瓜类等植物上;冬季主要在蔬菜如大白菜上。

如上图所示为蚜虫

如上图所示为草蛉幼虫捕食蚜虫

1.2.2、利用植物繁殖蚜虫

自然界蚜虫受气候影响很大,往往难以满足大量繁殖的需要。人工繁殖蚜虫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季节种植一定面积的植物,并人工接种蚜虫进行繁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温室繁殖蚜虫,可以避免不适气候对蚜虫的影响,如冬季;也可以在田间设置简易温室,也可利用苗床。蚜虫饲养室保持20~25℃,光照12~18h,RH60~70%。

1.2.3、用蚕豆繁殖蚜虫

10d培育一批蚕豆苗,每批20框。种子催芽后,播种在20cm×30cm的塑料筐中,每筐约粒发芽种子,播后覆土1cm,上盖塑料布保湿,出苗后揭开塑料布。

如上图所示为豌豆种子催芽

当蚕豆苗长至3~5cm高时,即可接种豆芽或桃蚜,接种比例为3~5头/株。6~7d后,单株蚜量达到50~70头;10~15d后,每株蚕豆苗可繁殖蚜虫多头,每盆可获蚜虫00头。

如上图所示为豌豆苗

如上图所示为使用蚕豆苗繁育蚜虫

1.2.4、用白菜、萝卜苗等繁殖蚜虫

10d育苗一批,每批30~50盆,每盆1株。当长至4~6片叶时,每盆接入桃蚜头,10~15d后,每盆可增殖蚜虫00头。接种蚜虫时,注意不要把蚜虫的天敌(如蚜茧蜂、瓢虫、草蛉、蜘蛛及食蚜蝇等)带入,或设障碍阻止蚜虫天敌进入。若发现蚜虫天敌,应及时采取杀灭措施。

如上图所示为桃蚜

如上图所示为白菜苗

如上图所示为萝卜苗

1.3、蜂儿的获得

蜂儿即指蜜蜂雄峰的幼虫,是养蜂业的废物。利用蜂儿饲养草蛉幼虫效果良好,其成茧率与蚜虫饲养相当,一般在60%左右,羽化率在70%~80%。

如上图所示为蜂王

如上图所示为蜜蜂幼虫(蜂儿)

1.3.1、来源

结合蜂群管理定期割蜂台储存蜂儿,这虽然能做到废物利用,但数量有限;割取一定数量的雄峰和工蜂或定期整脾提出的办法办法来获得蜂儿。采用割蜂台的方法,每次取出~头,共5次,对蜂群无不良影响;采用整脾提取的方法,分别在在5~7月每月提取一脾,对蜂群发展和收蜜稍有影响,如8月再提1脾则影响较为明显。

如上图所示为蜂脾

如上图所示为一个蜂箱内有多个蜂脾

1.3.2、保存

以活体保存为好。整脾活体保存可维持25~30d;在夏季,为了防止蜂儿腐败变质,用高锰酸钾或甲醛熏蒸,使蜂儿在较长时间内不变质,可大大提高蜂儿的利用率。也可将蜂儿制成干粉保存。有两种干燥方法,一是将鲜蜂儿冷冻干燥保存,二是将蜂儿放在烘箱内烘干,碾成粉末备用。但效果不如活体保存好。

如上图所示为蜜蜂幼虫(蜂儿)

如上图所示为蜜蜂幼虫(蜂儿)

1.4、人工饲料配置

Hlagen和Tassan()应用5.00g酵母蛋白的酶水解物、8.75g果糖、0.g氯化胆碱、0.50g抗坏血酸、12.50mL水的配方饲养幼虫;用4.00g酵母蛋白的酶水解物、7.00g果糖、0.01g氯化胆碱、0.50g抗坏血酸、12.50mL水的配方饲养成虫。把饲养幼虫的饲料做成蜡包的模拟卵,用于繁育加州草蛉Chrysopacalifornica,取得较好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室()应用25g啤酒酵母干粉、10g糖、10g蜂蜜、mL水的混合饲料能培养日本通草蛉(中华草蛉)Chrysoperlanipponesis、亚非玛草蛉(亚非草蛉)Malladadesjardinsi和叶色草蛉Chrysopaphyllochroma。中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应用79mL啤酒酵母自溶液、36mL大豆水解液、20mL鲜牛肉水解液、5g鸡蛋*、10g蜂蜜、5g蔗糖、0.45g亚油酸、0.05gVc的混合饲料培养中华草蛉,取得良好效果。

2、草蛉成虫的饲料

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啤酒酵母粉10g、蔗糖8g。饲养中华通草蛉和普通草蛉成虫,产卵率达%,平均每雌产卵达~0粒。饲养晋草蛉成虫亦能正常产卵(周伟儒等,)。酵母片饲料:酵母片25g、蔗糖10g、蜂蜜10g、水ml。在27℃条件下饲养中华通草蛉成虫,产卵前期4~5天,平均每雌产卵量为~粒,成虫寿命最长达2个月(中国农林科学院虫害组,)。发面饲料:发面(普通发酵馒头的“面头”,即“老面”)干粉35g、蜂蜜20ml(或蔗糖10g加蜂蜜10ml)、水80ml。饲养中华通草蛉成虫,产卵前期为3天,平均每雌产卵~粒,雌虫寿命最长达2个月(中国农林科学院虫害组,)。啤酒酵母水解饲料:啤酒酵母粉30g、“”蛋白酶mg、蜂蜜20g、蔗糖20g、水ml。连续饲养丽草蛉3代,总平均每雌产卵达粒左右,产卵前期平均为10天左右。用此种饲料喂饲大草蛉、叶色草蛉和中华通草蛉,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8粒、.7粒和.8粒(于久钧等,)

2.1、成虫的饲养

交尾笼:

用于成虫产卵前期饲养。一般笼体边长30~40cm,让成虫在笼内完成性腺发育,获得充分交尾。将同一天羽化的草蛉成虫先集中于交尾笼饲养,饲养天数依不同蛉种的产卵前期长短而定,中华草蛉和丽草蛉为4~5d,大草蛉为7~14d,叶色草蛉为4~6d,普通草蛉5d,亚非草蛉6d左右。

产卵笼:

通常用马粪纸做材料,制成高10cm、直径14cm的圆筒,接头处用胶黏合,然后再圆筒的上下两端蒙上纱布,用橡皮筋固定即可。在笼壁、顶和底的内面衬一层纸,衬纸接头处点以少量浆糊使之固定,成虫产卵在衬纸上,即成卵箔。产卵笼内饲养的草蛉成虫不宜过多,每笼放入雌虫70~75头,另搭配20%~25%的雄虫,以防前期交尾不完全。在此密度下,每笼每日平均可产卵~0粒。为了防止成虫取食自己的卵,每天必须更换卵箔1次,更换时间最好在22:00前后和清晨进行。

水槽和饲料槽:

草蛉成虫不可缺水,用小指形管或类似的小玻璃管做水槽,其中放入1条泡沫塑料,以防草蛉掉入水中。另用一小型瓶盖做饲料槽,若饲料糊状,也应放入小块塑料,以免沾污草蛉身体。用铁丝做挂钩,将水槽和食槽挂在笼壁上。饲喂干粉饲料时,可用硬塑料小片(3cm×2cm)做成饲料牌,在饲料牌的一端串上铁丝做挂钩,在牌的两面涂抹一层50%的蜜糖水,然后沾上饲料干粉即可。

卵的管理:

每天收集的草蛉卵,要及时制成卵卡,并储藏在10~12oC的条件下,每5d一批次,将卵卡分批取出备用。

如上图所示为草蛉卵

2.2、幼虫的饲养

以米蛾卵或麦蛾卵饲养草蛉:国外大规模饲养草蛉幼虫均采用类似蜂巢状的容器,单头分隔饲养。国内普遍采用群体饲养,在饲养容器中安放分隔物。将接近孵化的灰色草蛉卵,按每盒0粒,散放到置有隔离物的饲养盒中,并随时检查,发现幼虫立即投放饲料。

如上图所示,饲养盒中放入瓦棱纸是不粗的选择,可起到有效分隔作用。

以活体蚜虫饲养草蛉:在25℃、RH75%~85%的养虫室内,网笼中置入已接种蚜虫3d的寄主植物育苗盘,然后将同一批次的草蛉卵均匀地接入,密度为每株3粒卵。草蛉孵化后,植株上的蚜虫数量已逐渐增加,草蛉幼虫在其间散养,可放入纸条等隔离物防止其自相残杀,并维持植物生长良好以保证足够的蚜虫种群数量。应用米蛾卵均能保证大草蛉从幼虫正常发育到成虫,可以作为其代饲料,但它饲喂的效应与蚜虫相比显著降低。完全由米蛾卵饲喂的大草蛉成虫不能正常产卵,饲养时必须同时添加少量蚜虫。

2.3、蛹期和羽化

在25℃、RH75%~85%的条件,草蛉幼虫3~5龄时即要在饲养笼中放置化蛹纸,诱集老熟幼虫结茧化蛹。然后将茧收集到培养容器中,在22~27℃、RH70%~85%、16h光照条件下发育至羽化。

如上图所示,酒店用擦手纸可以作为化蛹纸,效果较好

如上图所示为以活体蚕豆蚜繁殖草蛉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草蛉的储藏与包装

当季生产的草蛉数量有限,需要有一个储藏积累数量的过程,才能满足田间大量释放应用之需。同时,作为商品的天敌产品,也需要有适当的货架储存期,以方便用户选购和使用。草蛉的成虫、卵、幼虫和茧均可进行冷藏,但以卵和茧作为商品较好。如中华草蛉成虫可在3~5℃或9~10℃储存30d,对成活率、产卵量以及孵化率影响不大。草蛉卵在储藏期间不孵化,移入26℃恒温室后,卵孵化率应大于80%。卵的安全储藏天数为5℃时6d,7℃时12d,12℃时21d,12oC时12d。草蛉茧冷藏后的羽化率与发育阶段(茧龄)、冷藏时间以及冷藏温度有关。以冷藏4日龄的茧为好,温度控制在6~7摄氏度,冷藏20d,羽化率在90%左右。可采用盒式包装,幼虫和茧还可以用纸袋式包装。

(三)、草蛉的释放技术

1、释放时间、次数和数量

释放时间于害虫发生初期,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投放的次数和数量因作物的不同而异。一般益害比为1:30~50。或者温室作物10头/m2,或14~21d释放1次;大田作物头/hm2,每5d释放1次,连续3次。

2、释放方法

2.1、释放卵

无柄的散卵放到田间后容易被草蛉的天敌(如蚂蚁等)捕食,因此要尽量缩短草蛉的卵粒在田间的停留时间,以放灰卵(即被投放后半天左右就会孵化)为好。放卵的特点是方法简便,但损失率高。放卵方法一般分为放卵箔和撒放散卵两种。放卵箔,即将卵箔剪成小条状,使每个卵箔上有10~20粒卵(果树上可适当多些),然后隔一定的距离将卵箔固定在作物叶片背面害虫多的地方。撒放散卵,即用刀片将卵粒从卵箔上刮(剪)下,然后将卵与一定量无味锯末或蛭石混合,装在容器中(罐头瓶、瓷瓶、盆、塑料袋等)内备用。用时人工撒放,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每隔一定距离撒放一定量卵粒,最好洒在心叶上。撒放要均匀,也可以用药械将卵喷在大型植株上。有时也可在植株上喷5%的蔗糖水,以增加卵的附着量。

2.2、释放幼虫

释放幼虫的方法分为单头释放和多头释放。

单头释放即将孵化的幼虫,用毛笔挑放到发生害虫的植株上。此法一般用于试验地。

多头释放即将快要孵化的灰卵用刀片刮下,将灰卵与无味锯末混匀,每50g锯末可接入草蛉灰卵~0粒,并加入适量的蚜虫或米蛾卵(1:5~10)做饲料,装入果酱瓶或小塑料袋中。然后用纸或纱布扎紧瓶口或袋口,放在25℃左右的市内,待其孵化。也可用塑料袋,内装2/3容量的细纸条,按一定比例加草蛉卵和饲料(蚜虫或米蛾卵),待草蛉卵孵化后,连纸条一起挂在植株上。

2.3、释放成虫

释放成虫主要采用助迁的方法。在露天成虫释放时容易逃逸,如果将翅剪去,则其活力减弱,易被鸟类等天敌捕食,效果不稳定;在温室,可以考虑释放成虫。释放成虫时,先把成虫集中在黑暗的纸筒或纸箱子内,早晨在田间或果园内让成虫飞出,均匀地散落在植物上。不同地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释放策略,可放单一虫态,也可多个虫态混合释放。

二、瓢虫的繁殖与释放

自年代起,开始研究瓢虫的人工饲料,试图利用人工饲料替代天然猎物繁殖瓢虫,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有:人工饲料饲养的瓢虫不能完成发育或发育不良,可能是瓢虫不能取食或取食量少,导致营养缺陷;人工饲料中绝大多数不能满足瓢虫的生殖营养需要,主要表现为产卵期长、产卵量低、卵孵化率低等。利用人工饲料大量繁殖瓢虫涉及瓢虫的生理学、行为学和生态学等学科,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目前瓢虫的饲养大多局限于天然饲料,即利用活体害虫来繁殖瓢虫。

(一)、七星瓢虫的大量繁殖与释放

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俗称花大姐、麦大夫、豆瓣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是田间常见的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七星瓢虫广泛分别于亚欧大陆、东南亚等地,我国除海南、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

1、利用蚜虫为饲料繁育七星瓢虫

桃蚜、萝卜蚜、高粱蚜、麦长管蚜、桃纵卷叶蚜、棉蚜等都可用来饲养七星瓢虫。以木槿上绵蚜饲喂初孵幼虫,至成虫羽化,平均历期11.4d,成虫羽化平均体重30mg,死亡率33%。美国引进七星瓢虫后用带蚜虫的植物叶片和人工饲料混合饲养,取得大量卵,用33%的草莓酱作为引诱物质诱集七星瓢虫产卵,产下的卵用温水洗下,再喷洒到作物上应用。

如上图所示为苹果绵蚜

如上图所示为萝卜蚜的幼虫以及成虫(有翅型)

2、利用人工饲料规模化人工饲养七星瓢虫

应用较多的是猪肝-蜂蜜人工饲料进行规模化饲养,但饲养的七星瓢虫明显存在生殖力低下的问题,难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数量,如在饲料中添加保幼激素类似物ZR-则难以推广应用。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蛹的规模化商品生产为七星瓢虫人工代饲料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具备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易于储藏与运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人工卵赤眼蜂蛹的准备:从人工卵赤眼蜂工厂采购优质人工赤眼蜂卵卡,室温发育至中蛹期,然后冷藏与4oC冰箱中备用。采集七星瓢虫虫种:5月初或8月底于蚜虫多的小麦或白菜等地块,用扫虫网扫捕七星瓢虫成虫或蛹。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蛹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成虫

2.1、成虫的饲喂方法

用20cm×15cm×30cm的透明塑料盒饲养,一面用尼龙纱黏附,其对面有两块可以开启的盖子,里面放置长满豆蚜的蚕豆苗盒子2个,每盒有蚕豆苗约20棵。将采回的七星瓢虫按雌雄比4:1接入,每盒成虫35头,温度24~26℃,RH75%以上,日光灯光照14h,每天更换一次豆苗。养虫盒内均匀放置由易拉罐制成的产卵诱集器4个。先将易拉罐剪开,罐折叠成波浪形,凹面跨度为1cm,每个诱集器有10个凹面即可,再选用新鲜的草莓用匀浆机匀浆或手动榨汁;将骨胶微热融化后加入草莓酱配成33%的草莓溶胶液;将草莓溶胶液喷涂在波浪形的易拉罐皮凹面处,自然风干;使用时,将涂有草莓溶胶液的一面向下放置。初羽化的成虫8d后开始产卵,产卵一般集中在上午9:30~10:30和15:00~16:00,以蚜虫为食料,羽化后13d即进入产卵盛期,产卵期40~60d,产卵雌虫饲养45d后,更换一批,该批应在更换前15d开始饲养初羽化成虫。

2.2、卵的孵化及处理

如收集卵,可将产卵诱集器浸入温水中,瓢虫卵即沉入水底,弃去带骨胶的温水,将瓢虫卵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放置在新鲜叶片表面,在10oC保存1周,基本不影响孵化率。储存期不能超过10d,如果孵化幼虫,可用来苏儿将瓢虫卵表面消毒,置于25~28℃、RH75%~85%,3~4d后孵化。初孵幼虫黑色,有吃卵壳习性,因而常常群集。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卵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初孵幼虫

2.3、幼虫的饲喂及处理

2.3.1、1龄幼虫的饲养:

将人工卵赤眼蜂蛹卡用刀片划开弃去覆盖膜,放置在直径9cm、高15cm预先经漂白粉消毒的棉纱缸中,然后将七星瓢虫幼虫块用镊子或毛笔挑入棉纱缸中的蛹卡上(约70头初孵幼虫),瓶口用尼龙纱覆盖,橡皮筋扎紧。放置在25℃、RH75%~85%的养虫室室内饲养。每日更换一次赤眼蜂蛹卡,并清除死虫。2d后蜕皮1次进入2龄。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1龄幼虫

2.3.2、2龄幼虫的饲养:

在棉纱缸中加入常8cm、直径0.9cm的纸筒14个,纸筒呈井字或田字形放置,纸筒上放上剪开的蛹卡一张,然后挑入2龄幼虫14只。此后,在呈井字或田字形放上纸筒,纸筒上放蛹卡,再挑入2龄幼虫14只。如此反复,每瓶放入5张蛹卡,放70个纸筒,70头2龄幼虫,分5层放置。每天更换1次蛹卡,并振动纸筒,使幼虫跌落蛹卡上,同时弃去死虫。2d后蜕皮进入3龄期。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2龄幼虫

2.3.3、3龄幼虫的饲养:

方法同2龄幼虫,每层7头3龄幼虫,一张蛹卡,7个纸筒。每日更换一次蛹卡,振动纸筒使幼虫跌落蛹卡上并弃去死虫和蜕皮。3d后蜕皮进入4龄期。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3龄幼虫

2.3.4、4龄幼虫的饲养:

方法同2龄幼虫,分14层放置,每层5头4龄幼虫,一张蛹卡,5个纸筒。每日更换一次蛹卡,振动纸筒使幼虫跌落蛹卡上并弃去死虫和蜕皮。3d后蜕皮进入预蛹期。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4龄幼虫

2.4、预蛹或蛹的采集和储藏

化蛹和蜕皮在纸筒内进行,老熟幼虫进入纸筒化蛹,化蛹幼虫卷曲,尾部黏附在纸筒的内壁。轻轻振动纸筒幼虫不会跌落。将含有预蛹的纸筒放置在25℃、RH75%~85%条件下保存1d后,预蛹蜕皮化蛹,进入初蛹期。初蛹期鲜*色,背部无黑斑。再过1d,进入中蛹期,中蛹期暗*色,背部有明显黑斑。将进入中蛹期的瓢虫包括纸筒一起放入纸箱(事先用锥子扎直径小于5mm的洞)中,4℃冰箱保存,保存50d仍正常羽化,如采用保鲜保湿冰箱效果更佳。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蛹

2.5、成虫的羽化

将储存有蛹的纸筒放置22~27℃、RH70%~85%条件下,3.5~4d后即可羽化。如果使用储藏蛹可将储藏的蛹放置在25~28℃、RH80%的条件下羽化,2d后即可羽化,羽化后依据体外观特征区分雌雄,保持饲养室内雌雄比3~5:1即可,其余雌雄虫,可用人工饲料喂养1周后置于4℃冰箱保存。保存成虫时,应保持储藏容器的通气,容器内不能有积水或油滴。成虫可保存45~60d,最长不超过90d。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的成虫在交尾

3、饲养中注意的问题

3.1、饲养条件卫生状况的重要性

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饲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饲养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负面影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2、如何维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要有良好的卫生设备,如通风风道、消毒柜、清洁室、无菌操作台等;遵循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严格把好每一个细节;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现象,对使用的器具和空间及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3.3、消毒和灭菌

消毒和灭菌是掌握环境卫生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对饲养目标昆虫和食料的消毒和灭菌以及饲料器具等的消毒。3.3.1、目标昆虫消毒:

一般采用表面消毒的方式,过氧化氢、氯化汞、来苏儿、酒精等是常用的表面消毒剂。消毒时要注意酒精和氯化汞的使用浓度,一避免虫体脱水和蛋白质变性。

3.3.2、食料的消毒:一般采用湿热灭菌措施,分为常压灭菌和低压灭菌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对于猪肝-蜂蜜复合食料或蜂儿粉食料时,常采用常压灭菌,以保持营养物质不被破坏。3.3.3、器具灭菌:一般采用干热灭菌。大型器具和室内消毒,常采用熏蒸或紫外照射方法进行;如对隔离物纸筒、刨花等均需要进行紫外照射;房间消毒时,除地面撒石灰外,还可将甲醛放入高锰酸钾,二者反应生热将甲醛气体挥发至空中对悬浮细菌、真菌、孢子、病毒等进行杀灭。

3.4、同类相食及其控制对策

同类相食行为是影响七星瓢虫规模化饲养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的不足或分布不均匀成为同类相食的主要因素,空间的狭小性通过其领域性行为增加了同类相食率;种群的整齐度对幼虫期的同类相食行为影响显著。同类相食在3龄和4龄幼虫期尤其明显,通过这种自我调节淘汰幼弱个体,保留合适的性比例从而保证种群整齐度,进行种群优化组合。增加种群整齐度、提高食物的数量和均匀度以及增加幼虫活动空间是解决同类相食现象的主要途径。通过在饲养容器中添加纸筒、刨花及其他绒状物,增加空间途径复杂度,可有效减缓七星瓢虫的同类相食消耗,提高生产出品率。

3.5、滞育及其解除

七星瓢虫的滞育主要是生殖滞育,影响到七星瓢虫的人工规模化生产。生殖滞育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卵雌虫比例下降;成虫的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降低。兼性滞育可以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如22~27℃)、增加光照(如全日照),或增加和更换食料都可解除滞育。在实验室内饲养多代后,饲养种群中基本上不存在滞育个体。

4、规模化饲养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通过科学组织方式调整整体结构模式与工作方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益。孙毅和万方浩()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和野外自然条件下菜蚜饲养七星瓢虫,对获得的主要生物生态学参数进行评估,提出了七星瓢虫规模化饲养的质量控制标准。生活力特征:体重、羽化率分别大于26.9mg和87.7%,寿命达到62.9d,储藏时间大于51.6d;生殖力特征:成虫产卵前期短于13.7d,产卵期大于52.9d,产卵雌虫率大于86.9%,产卵量达到粒,卵孵化率达到85.8%。捕食能力:饥饿24h后,在头蚜虫/m2密度下,日捕食量达到70.15头。符合此标准的七星瓢虫在捕食功能上与蚜虫饲养的试验种群相同。将此七星瓢虫以蚜瓢比1:释放至田间时,成虫5d后达到82.5%的防治效果;释放蛹则有2~3d滞后期,故在田间应用时,应提前2d将蛹置于室温羽化后释放。

5、七星瓢虫的田间释放技术

七星瓢虫的释放应用应与适宜的田间管理相结合。释放虫期一般为成虫和蛹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也可释放大龄幼虫。在温室等保护地,由于物种比较单一,七星瓢虫的天敌种类较少,也可释放卵。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成虫和幼虫同枝条捕食蚜虫

5.1、释放成虫

成虫的释放一般以傍晚为宜,此时气温减低、光线较暗,成虫不易迁飞;对释放前的成虫进行24~48h的饥饿处理或冷水浸渍处理,对于减弱七星瓢虫的迁飞能力,提高其捕食量有明显作用;在田间投放蘸有蔗糖水的棉球或星点状喷洒蔗糖水对于减少成虫迁飞提高释放效果有明显作用。释放后2d内不宜进行田间灌水、中耕等大型农事活动,以免引起瓢虫迁飞或死亡,如需要这些农事活动,最好在释放前。释放前应进行田间调查,确定释放对策。一般蚜瓢比在以上,则应补充瓢虫,而蚜瓢比低于则基本可以控制蚜虫危害;释放量一般应达到每公顷0~头。瓢虫也有很多天敌,如麻雀、鸡等鸟类对七星瓢虫捕食量较大,靠近村庄的田块应采取少放、勤放的策略。

5.2、释放蛹

一般应比蚜虫的高峰期提前3~5d释放蛹,释放时田间湿度在55%~85%较好。释放时连同七星瓢虫化蛹的纸筒或刨花一同投入田间,以悬挂于植物中上部为宜,可在田间适量喷洒1%~5%糖水或蘸有蔗糖水的棉球同瓢虫一同放入田间。其他田间管理同释放成虫。释放后10d内不要进行耕作活动,以保证第一批卵的成活。

5.3、释放幼虫

一般在气温稳定在20~27℃、夜间气温以不低于10℃释放幼虫较好;释放期间应避开雨季或灌水期;释放连同纸筒或刨花一同投入田间,悬挂于植物中上部为宜,可在田间适量喷洒1%~5%糖水或蘸有蔗糖水的棉球同瓢虫一同放入田间;其他田间管理同释放成虫。

如上图所示为七星瓢虫幼虫捕食蚜虫

一般应在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少,环境比较稳定的田块,气温不低于20oC释放卵为宜。释放时将卵块用开水浸渍,待产卵诱集器上的骨胶溶化入水后,弃去温水,再加入适量水温不低于20oC的温水。用喷雾器喷雾的方式将卵散放在植物中上部叶片上,喷雾时应取下雾化喷雾头,使水呈细线状流出,以减少对卵的伤害。喷雾后10d内一般不进行农事活动,以免降低幼虫存活率。释放蚜瓢比应达到10~20:1,释放后20d应进行田间调查,以检查防治效果。

6、以蚜虫繁殖七星瓢虫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以烟粉虱繁殖小黑瓢虫

小黑瓢虫是介壳虫、蚜虫和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天敌,被广泛引进世界各地许多国家来控制这些害虫。小黑瓢虫的大量繁殖仍需要利用烟粉虱的活体进行,主要分两步进行,先是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并在其上建立烟粉虱的繁殖种群,然后是利用繁殖的烟粉虱饲养和繁殖瓢虫。

如上图所示为小黑瓢虫成虫

如上图所示为烟粉虱

1.寄主植物的培育

寄主植物是培养烟粉虱的基础,因此寄主植物的培育要持续不断,20~25d就应播种一批菜苗,或准备一批盆栽,保证养虫室内随时都有充足的嫩苗来饲养烟粉虱,这是小黑瓢虫人工繁殖的关键。烟粉虱成虫喜群集于寄主植物上部嫩叶处产卵,而小黑瓢虫又喜食烟粉虱,因此种植寄主植物时要注意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多长嫩叶。常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烟草、一品红等,也可考虑不同季节搭配使用不同植物。与利用烟粉虱繁殖丽蚜小蜂相比,繁殖小黑瓢虫只需要两间温室,其中一间为烟粉虱繁育室,在此温室内以生长良好的寄主植物如花椰菜、烟草、一品红等进行烟粉虱的大量繁殖,另一间即为天敌瓢虫繁殖室,以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满足瓢虫的捕食需要,待瓢虫发育到成虫时便可收集,用于生产温室网室中烟粉虱的防治。

1.1、花椰菜

除7~9月外,其他时间都可栽培。若以室内盆栽,则每20~25d就要培育一批菜苗。播种出苗后约1个月将幼苗移栽,加强水肥管理,待菜苗长到20~30cm高、具7~8片叶时,甾移栽到花盆中(直径26cm,高18cm)中,每盆1株。盆栽菜苗移栽5~7d复壮后就可搬入烟粉虱繁育室接种烟粉虱。培育菜苗过程中,要注意清除其他害虫。

如上图所示为花椰菜苗

如上图所示为花椰菜

1.2、烟草

烟草植株高,叶片宽大,除了盆栽使用外,还可种植于烟粉虱繁育室内饲养烟粉虱。烟草生长较慢,播种后45d后幼苗才可移栽。移栽时要保持较大间距(约50cm),以免成株后过于拥挤。烟草生长期长,叶片阔,烟粉虱发生量大。同样要清除其他害虫。

如上图所示为水培烟草苗

如上图所示为烟草

1.3、一品红

一般在春季进行纸条扦插,扦插枝条长约20cm,芽朝上,2/3埋于土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一品红向上生长,在烟粉虱繁育室内,可以和花椰菜、烟草等间作。一品红作为寄主植物,不仅烟粉虱量多,而且害虫少,只发现螨类危害造成落叶,单危害过后又会长出新叶。一品红可和花椰菜交替栽培,冬季一品红落叶时,可用花椰菜代替;夏季花椰菜长势差时,可用一品红代替。

如上图所示为一品红

2、烟粉虱的饲养

在烟粉虱繁育室内,可视季节或空间等状况栽种花椰菜、烟草、一品红、茄子、甘薯等寄主植物,可单种也可混种,保持寄主植物的多样性。寄主植物栽种成活后,从田间采集带烟粉虱的叶片,或用吸尘器采集成虫在饲养室内释放饲养。接入的烟粉虱成虫在花椰菜等寄主植物上取食产卵,在夏秋季只要经过1代的饲养,烟粉虱种群就会明显上升;或在空调养虫室用盆栽植物饲养,能更好地控制温湿度,但要定期更换盆栽植物。控制好适宜的饲养温度,冬季烟粉虱也无明显冬眠现象,只要保证提供寄主植物,就可使烟粉虱持续繁衍。

饲养烟粉虱应注意的问题:

烟粉虱耐高温,喜干旱,温度对其影响较大。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0℃不利于烟粉虱的存活与繁殖。夏秋季可适当打开养虫室玻璃窗(有纱窗),加强空气流动,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冬季气温偏低时,以加热器加热保温,保证烟粉虱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饲养的烟粉虱一部分用于烟粉虱自身种群的繁衍,大部分移到瓢虫繁殖室用于繁育小黑瓢虫。

3、小黑瓢虫的繁育

瓢虫繁育室有温室和空调养虫室。温室用于夏秋季瓢虫繁殖,空调养虫室既可用于夏秋季瓢虫繁殖,又可用于冬春饥饿瓢虫繁殖和接种。温室种植花椰菜、一品红、烟草等寄主植物饲养,空调养虫室采用盆栽寄主植物饲养。待烟粉虱种群数量达到每叶有成虫30头以上时,可以接种小黑瓢虫。小黑瓢虫在花椰菜上每世代可增殖43倍左右。接种后约1个月,小黑瓢虫就可繁育成一定规模,每叶可达7头以上,此时应取走一半的成虫用于释放应用,否则会由于过量捕食而导致烟粉虱种群数量下降,反过来影响瓢虫的繁殖;同时瓢虫数量过多时,会产生种内干扰,甚至会导致个体间出现同类相食和虫体变小,使捕食和生殖能力下降。小黑瓢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条件与烟粉虱相似,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控制与烟粉虱繁育室相同。空调养虫室内用养虫架饲养,每层10~12盆花椰菜苗,室内保持23~28℃、RH65%~75%、光周期15L:9D。夏季气温高,以空调降温;冬季气温低,用加热器加温。盆栽浇水要适宜,不能过量。冬季小黑瓢虫在室内无滞育现象,可顺利保种繁殖。更换盆栽植物时,要仔细检查叶片,把瓢虫的成虫、幼虫及蛹等用毛笔小心移至培养皿中,再转到有烟粉虱的盆栽植物上。小黑瓢虫喜群集于老叶和花盆的边缘凹槽内化蛹,要注意收集这两处的瓢虫蛹。移入的烟粉虱盆栽植物要清除其他害虫。小黑瓢虫喜食烟粉虱卵,与捕食烟粉虱若虫及蛹相比,其发育速度加快,发育历期缩短,成虫繁殖力显著提高。因此,尽可能多提供烟粉虱卵来繁育瓢虫,以提高小黑瓢虫产卵量,促进种群迅速增长,提高人工繁殖效率。

如上图所示为烟粉虱繁殖小黑瓢虫的工艺流程

4、小黑瓢虫的田间释放方法

小黑瓢虫可以捕食粉虱的各个虫态,可在粉虱发生初期进行释放,达到早期控制的效果。也可以在粉虱其他发生期释放,而不像寄生蜂要选择在粉虱2~3龄适宜寄生的时期进行释放防治,因此具有更宽的释放时间范围和更好的防治效果。在粉虱发生初期释放,可以较快发挥小黑瓢虫的控制作用,尽早将粉虱种群控制在危害之前。同时,释放的数量可以相对少些,让小黑瓢虫在田间自然繁殖,建立种群。并逐步向四周扩散。选择粉虱种群数量多的田块,点状释放,使其在控制粉虱害虫的同时,扩大自身种群数量。当释放区粉虱种群数量明显下降时,要及时进行小黑瓢虫的人工助迁,迁移到粉虱种群发生量大的田块,使其种群不断繁衍,发挥更大的控制作用。在粉虱大暴发的田块,要加大小黑瓢虫的释放量,或连续释放几次,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小黑瓢虫一般不捕食被寄生蜂寄生的粉虱寄主,因此可以与寄生性天敌一起释放应用,共同控制粉虱害虫的危害。农药对小黑瓢虫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应用小黑瓢虫等天敌进行粉虱害虫生物防治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必要时,则要根据粉虱发生危害和天敌种群发生动态,进行科学用药,不能盲目和滥用农药,要选择好用药时间、药剂种类、用药量和施药方法,最好采用部分挑治,尽量减小对小黑瓢虫等天敌的杀伤,达到有效、安全和防治效果,充分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三、捕食螨的繁殖与释放

捕食螨的大量繁殖可以采用替代猎物繁殖和非替代猎物繁殖,前者可直接利用替代猎物(如昆虫的卵或粉螨)大量繁殖;后者要培育寄主植物、害虫或害螨,然后再大量繁殖。

如上图所示为智利小植绥螨在捕食害螨(红蜘蛛)

对专食性捕食螨(如智利小植绥螨),只能用叶螨属种类饲养,因此要先培养寄主植物,大量饲养叶螨后再繁殖。如果对有选择性或多食性的捕食螨,可以采用替代猎物(如小型昆虫或粉螨)大量繁殖。对于嗜食花粉的捕食螨,可以用花粉繁殖。

如上图所示为胡瓜新小绥螨

作为生物防治应用的捕食螨,除了需要满足大量繁殖的最佳条件外,实验室饲养或繁育车间还要确保无污染、无螨害,符合检疫要求。

(一)、捕食螨的饲养方法

1、培养寄主植物

栽培健康的寄主植物,需要注意植物的种类、土壤、水分、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的寄主植物可以培养不同的植食性螨类,如豆科植物适合作为叶螨的寄主植物,适宜在20~30℃、RH50%~80%、光照12~16h、光照强度大于0lx条件下生长,并需要适当的授粉;培养大多数植物的基质可以用土壤,也可以使用其他基质(如聚氨酯泡沫和泥炭土)栽培植物;用土壤作为基质者,使用过的土壤必须经过熏蒸消毒,避免影响产量和增加病菌的污染,特别在大量饲养螨类作为生物防治作用物时更应注意。

如上图所示为菜豆苗

2、饲养害虫或害螨

叶螨通常在其寄主植物上饲养,其他螨类、昆虫和线虫,可以室内饲养,也可以直接从田间采获。如紫红短绥满可用带叶的茶树枝,插在带水的塑料管内饲养,也可把茶树枝基部放在室内水盘中饲养;根螨大量发生在百合科植物田间,可以直接从百合科植物田间采获;粗足粉螨可用莴苣种子放在小面粉袋内饲养;尾足螨用用马铃薯或莴苣切片后先饲养大量蛞蝓后,再繁殖尾足螨等。

3、饲养捕食螨

3.1、圆盘饲养

将黑色滤纸铺在海绵上,放在20cm×20cm水盘中,周围用湿纸巾卷成纸条围成“水障”。饲养捕食螨时,先将食物(如叶螨、其他节肢动物或花粉),均匀铺放在滤纸上,然后接入捕食螨进行饲养,28d后即可收获数千捕食螨。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花粉繁殖植绥螨。

如上图所示为智利小植绥螨在捕食害螨(红蜘蛛)

3.2、叶盘或叶片饲养

通常是利用培养皿为容器,先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布或湿滤纸保湿,然后将带叶螨的叶片放在上面,无螨叶可后接叶螨,让其继续繁殖。

通过保湿,叶片可以持续数天,便于观察和更换叶片。一般10天后,叶螨已繁殖达到相当数量,即可接入智利小植绥螨,再过14~21d可收获各种发育阶段的智利小植绥螨近0头。

使用叶盘或叶片饲养叶螨及其捕食螨,需要选择容易保持较长时间的豆叶和蓖麻叶,如菜豆叶可以维持14d以上。

如上图所示为种植蓖麻以此饲养害螨

3.3、容器饲养

有些捕食螨喜欢逃逸,由于水障的围困易于掉水中淹死,所以必须用特制的仪器饲养。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个纸箱或木板箱,去掉上下部面板后,中间用一层铁丝网把箱子隔成上下2室,上下口用网孔可允许捕食螨通过的窗纱网封住形成窗口,即成可互相倒置的植绥螨饲养容器。饲养时,先把带叶螨的叶片放在上室,然后接入植绥螨,3d后将容器倒置,利用植绥螨有趋上运动的习性,它们可向上爬行而聚集在上方的窗纱上,3d后即可获得50~头捕食螨。

另有一种用塑料圆筒组合而成的类似容器,专门大量饲养智利小植绥螨,每天可获得捕食螨~头。

其他类似容器的应用。

3.4、温室饲养

在24℃、RH35%~99%、自然光照条件下,先在方盘中放入土壤培植豆苗,后把豆苗盘子放在长凳上,接入叶螨饲养,几天后接入西方盲走螨,叶螨与捕食螨的比例控制在20~40:1。可在4~10月连续生产,为大田释放准备捕食螨。

如上图所示为培植豇豆苗以此饲养叶螨

3.5、果园饲养

可以在苹果园内,直接利用树上的二班叶螨或在树下种植菜豆苗饲养一定数量的二斑叶螨,然后接入西方盲走螨让其繁殖,当捕食螨的数量达到每叶1.2~3.0头时,将带有捕食螨的枝条剪下放到苹果园的苹果树上。

如上图所示为二斑叶螨

3.6、田间饲养

在农田专门的小区种植菜豆15行,然后再菜豆苗上接入叶螨,繁殖一定数量后再接入西方盲走螨饲养,42d后即可繁殖大量的西方盲走螨。

(二)、捕食螨的收获和储藏

捕食螨的收获可以用吸气机来收集,也可以利用其生物学习性帮助收集。带有叶螨和捕食螨的叶片可以保持在塑料袋内直到植物凋谢,捕食螨爬到袋顶时通过低压真空抽气泵吸收或扫集,每人每小时可收得0头捕食螨;快速爬行的捕食螨可以先冷却到4oC后采集;智利小植绥螨常围绕猎物聚集,可将带有叶螨的叶片放在捕食螨饲养器中,当捕食螨聚集到叶片时收集起来;智利小植绥螨还喜欢聚集在棉花丝线团中的习性,可将一小团棉花球放到饥饿的智利小植绥螨区域,它们会迅速爬到小棉花球中,然后将其转移到管中缝好。收集好的大量捕食螨可以和带有叶螨的叶片直接冷藏,或保存在10oC、RH95%的条件下。需要长途运输的捕食螨,要放在有湿润、且表面粗糙的麦糠、蛭石或砂砾等介质中。长途运输后,要及时释放。

如上图所示为用于运输捕食螨的一些容器

如上图所示为用于运输捕食螨包装箱

如上图所示为捕食螨释放装置

(三)、田间释放方法

将容器内或包装袋内的捕食螨连同介质一起倒出,搅拌均匀后直接撒在作物或果园树上。目前的捕食螨产品多有塑料包装袋包装,可以将捕食螨的包装袋在袋口处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口的包装袋直接挂在作物的植株中心下方,或挂在果树树冠内隐蔽的分叉处,每株1袋。捕食螨中的活动螨可以先从剪开的袋口爬出,分散到植株各部分,寻找、捕食猎物;而剩下的静息期不动螨则回复活动后慢慢爬出。从包装袋口剪开挂在植株上到袋内大部分捕食螨全部爬出袋外的时间,可持续长达42d,因此也称为慢速释放。

如上面几图所示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捕食螨包装、释放装置

如上面几图所示为捕食螨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

未经允许,严禁盗用,违者必究!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