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汉一日农夫记宋宴竹屋茶院h [复制链接]

1#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5188961.html

清晨7点戴上防晒帽、喷上蚊不叮出门,社区里喂猫的大娘问,去过早?我答,去插秧。

18度江风微凉,武汉今年的春天格外长,一路朝孝感方向飞驰……72分钟后,我已站在一片亭亭荷畔赏白鹭了。

我等这个机会好久了。

当天我将完成三件“人生第一次”:第一次插秧、第一次割麦,第一次摘桃子。它们和体验“第一次跳伞”、“第一次潜水”同样珍贵。

“冬小麦成熟期”和“樱花前线预测”一样,中国从南到北,顺次由青绿转金*,犹如大地女神一头渐变色的金色染发。

武汉的收获期正是现在——5月底到6月初,关键的15天。

我和小学生们一样,是个农盲,说得出“冥王星为何被踢出了九大行星”、“AR与VR的区别”,却分不清成熟的麦子和稻子。惭愧。

(武汉多如牛毛的奥数班、编程班、钢琴班……却偏偏没有农作课。)

去年桃花驿露面——我窃喜这望不到边的千亩工整田园,不正是我心心念念的“农夫学校”么?

详情点看武汉近郊最大体量“田园美宿”,不枉我等它两年

桃花驿是个集中了“农林牧副渔”的大乐园,提供各种体验课,比迪斯尼更吸引我,它们是真实世界的古老自然游戏。

走,开始农忙之前,先去新开的五号院“桃花隐”放下背包。


  
  

除了“一揽芳华”这民宿酒店,桃花驿另有四栋野奢庄园,遥遥相隔,每一栋都拥有50亩田园。“桃花隐”是最后亮相的。

仅一层的平屋瓦舍,以茶为题的三合院落,日式篱笆,白石枯山水。

与其它几个院的欧式简约风、草坪阔大开散不同,它是桃花驿唯一的中式院落,小院收拢亲密,拥你在怀。

桃花驿没有成气候的婆娑竹林是我遗憾的,这间屋的竹屏格栅算是聊作安慰。

超大双人浴缸,视野无遮挡,可以眺望田野。

一共6间房,我住“微云”。为避杂客,预订只接受连院整体包下,花费约一万多元。(若只三口之家,更适合住“一揽芳华”)

田野的风在召唤我,摩拳擦掌,我要去干农活了。

早晨9:00第一节课“插秧”

地点:电瓶车送我去园区水田

负责农业的张师傅,用电动车运了一箱油绿绿的中稻秧苗,在水田边等着我。

听说现在农村多直接撒种,大面积用“插秧机”,手工插秧估计再过二十年就像“非遗”难见到了。

“有套鞋吗?《向往的生活》里毛不易穿的那种连裤版的最好了。”

“没有,插秧要光脚下田。”

“呃……有草根树枝扎脚吧?”

“没有,这是熟田,耕种多少年了。”

“会有蚂蟥吧?”

“蚂蟥不喜欢深水,岸边比较多,你下水利落些就没事。”

……

忧心忡忡地脱鞋脱袜,把牛仔裤挽到膝盖,抓起一把秧苗,跟着师傅打赤脚下田。水深刚好没过小腿,网状的蛤蟆卵在腿边漂浮。

唷,水温凉爽舒服,一脚踩下去,腻滑如猪油的塘泥从脚趾缝间纷纷钻出来,丝滑度气死德芙。

插秧比种花简单,把秧苗的根须塞进泥里就成。“倒退着走,保持直线。”心说这塘泥比香蕉皮还滑,怎不穿泳装插秧。

这一把把秧苗好似佛香,人们细致敬谨地把它们插进炉灰里,深鞠着腰,连连后退,像极了一种敬天的仪式。

两分钟后,我的腰开始酸。(不信你在办公室试试,弯腰后退走两分钟)

……

上岸欣赏自己插的那一行翠绿“笔直”的几何线,满意得很。百日之后,它们会变成一行傲娇饱满的*金水稻。

光脚成了巧克力色,工作人员安排我去三号院冲洗、毛巾擦干……不要不要,晒暖成泥壳,这不是天然泥浆脚膜么。

10:00第二节课“割麦”

地点:三号院
  
  

麦田藏在哪里?三号院莺歇舍。

万平草地旁,缠绕着一条小河。夜里牛蛙的叫声,像手机震动一样。

远望麦田,不是听《风吹麦浪》时幻想的那种耀眼金浪翻滚,“它们是金色的,只是前几天大雨,麦子颜色变暗了。”

真矮!密密匝匝的它们还不到我腰间的高度,像一床超厚的棕色垫子。

书本里不是说,灌了浆的穗子,沉甸甸低着头像认错的孩子?眼前这一簇簇肥滚滚的麦穗,怎么挺得笔直?

“稻穗会弯得厉害,麦穗还好,这也是水稻和小麦的区别之一。”

(负责农业的张师傅)

揪下一把麦穗,揉搓吹皮,咬开一粒,雪白坚硬的“面粉芯”。长长的麦芒挺扎人,幸好我穿了件长袖。 

此事的难度在于“使镰刀”,你需要揣摩出那个别致的斜角,拿出二丫的断狠准,将麦秆们一刀斩两段,不会滑剌到自己的手。

镰刀不钝,笨的是我,几乎是连根“拉倒”。“雨水多,土地松弛就容易带根,干燥时就不会。”

刺啦刺啦,师傅动作娴熟顺畅如大地的理发师,一片片应声倒下,露出裸地。

听他说,麦子似熟非熟时,麦粒是软而饱满的,生堆火烤得焦香四溢,搓掉皮,一把扔到嘴里,喷香啊,那个才叫“烧麦”。

10:40第三节课“摘桃”

地点:大地厨房附近桃林

桃花驿的十里桃林,有*桃,有血桃,眼下是蜜桃成熟时,桃林里散发着一股熟烂发酵后的醉气。

桃树们粗壮低矮,像盆景一般听话地被欹成“伞”状,方便采摘。枝条被秤砣般的红熟桃子们压成了垂柳。

一段粗如鹿腿的桃枝,生生被自己结的果实压到折断!可惜了那数十枚红嫩嫩的桃子,晒成了桃干。自然掉落在地上的,熟得透彻,最好吃。

丰收也是一种负担,桃子们像葡萄一样串串挨挨,“多摘一点,帮枝条减重”。

鸟新啄开的口子,流淌着浊白的桃汁。蚂蚁们、瓢虫们、蜗牛们,都是这场甜蜜筵席的小客人。

树上桃八分熟脆生生,树下桃十成熟软绵绵,我们不洗不刨皮,擦擦绒毛,向孙悟空学习,啃了个欢喜,清甜多汁。

11:30午餐“宋宴”

地点:遇上清境餐厅(在西餐厅摆台)
  

田间地头忙乎了一上午,饥肠辘辘。湖畔清境,湖风习习,杯盘碗碟隆重摆好,似有大宴,吃什么呢?

餐厅主人笑吟吟捧上一本书,“你尝尝消失千年的《宋宴》,看我们的实验成不成功。” 

噢,我背过宋词,尚不知宋朝的味道。

和他聊了聊实验过程中的种种难处,“宋人做菜不怎么给盐和油,也没有鸡精蒸鱼豉油那些,主要用生姜调味”。

服务员端上一个滚热的土瓦罐。一汪清汤里浸着三条黑瘦的鲫鱼,金红的橘皮丝清香浮动。

我随手用勺子想舀一条鱼来吃吃——居然碎了。定睛观瞧,那鱼早已皮消肉融,一身白花花,型却未散。

细想更奇怪,三条鲫鱼熬到肉烂,汤应是浓浓的奶白色,怎么汤清澄若水?
  “这道菜名字简单叫‘煮鱼’,是苏轼最爱,只喝鱼汤,他曾专门为它记录了做法。”

“按古法,从头至尾,柴灶大火滚沸,不停撇沫……得到就是清汤。”

咸味若隐若现,清爽的鲜与甜令人精神一振。如书文所记“超然有高韵”。(一定要乘热喝,遇冷就差好多)

菜一碟碟上桌,翻书对照应接不暇,一场“考古”午餐,还原度高。尤其是蔬菜,有意思。

一盅“胡萝卜鲊”,凉拌胡萝卜片?嚼一片,入味透芯,熟了,全无萝卜气,口感却仍是脆津津的。

一打听,用了微蒸法,撒了花椒末和红曲。

“这柳叶韭因为季节的原因,采不到柳芽,早春会更贴合。”

东坡豆腐很耗工,“宋代没有绢豆腐,只有蜂窝老豆腐。这菜不用盐,而用偏甜的豆瓣酱调味。”自制豆瓣酱,观察它发酵到了火候和滋味,烹用。“撒了香榧子,猜想古人是勾芡用的吧。”

“书里有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古法菜,蟹酿橙,眼下我没法做给你吃。等入秋有了好蟹就能做,技术没有问题。”

……

屋内柔柔播着曹思义的《蝶恋花》,思绪缥缈。屋外池塘一声跃鱼噗通……木石宅院,此地供奉身体的,确应淡然诗意,以洗净心尘为上。

这一场跨越千年的复古餐食实验,厨师已经成功了15道(接受预订)。据我所知,对宋代滋味感兴趣,在武汉大抵只有这里尝得到。

15:00第四节课“手作”

地点:桃源工坊
  

宋宴结束,茶足饭饱,回五号院小睡了一会儿。

(服务员悄悄帮我把刚摘的桃子洗净,送到房间)

上午农忙,下午农闲。

(院内茶舍,看点闲书。发现桃花驿新入了不少有意思的书,除了散放在民宿里,集中在园区的卓尔书店。)

没有比做木刻、做陶瓷、做麦秆画等等,更能消磨时光、凝神聚气的了。

桃源工坊的老师像年轻版的梅婷,巧手轻柔。我们把上午割下的麦秆修剪浸泡在桶里,作为画材。

我跟老师说,不想作画,能不能用麦秆编个生活物件?比如蒸馒头的箅子,编个扇子什么的……

麦秆薄脆锋利,也很美,长久的日晒赋予了它金漆般的光泽。又怪那雨,让麦秆上留下了大小不一的黑斑。

掰来弄去,勉强编成了一个麦秆杯垫,越看越喜欢。

顿时对自己的手作能力产生幻觉,申请挑战“手工刻木盘”……1小时后承认,以我的笨拙,5个小时都出不了活儿。手工珍贵,想念机器。

可以跟着老师,学学修坯,体会体会凝神静气刀下泥屑飞溅的感觉。(工坊有电窑,可以烧制)

……

只会打字的手,只会夹菜的手,只会开车的手,只会端杯的手……真笨啊。

韩国四集短剧《农夫士官学校》,点燃了不少年轻人对成为一名优秀农业职人的心思。

希望孩子们多触摸真实的世界,用双手来记忆生活,对自己的家乡田野一往情深。


  

即日起到暑假期间,桃花驿推出“*夏日特惠吃住玩¥一价全包套餐”,具体包些什么,除了早晚餐,啥啥啥项目丰富,请长按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