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忆是擦亮火柴时的暖 [复制链接]

1#

《回忆是擦亮火柴时的暖》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后有感

提起鲁迅,我们便会机械地条件反射似地联想: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这是把一个人从血肉之躯中抽离出来,当成一个精神图腾去膜拜。高山仰止,却是一种冰冷的距离感,没有温度的尊敬。

而有一个人却偏要把鲁迅还原到热气腾腾的生活中来,她正是萧红。初读《回忆鲁迅先生》,吸引你的可能是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亲和感十足。大人物的人格魅力在生活中一点点地释放。我们既感受到鲁迅先生很接地气:作为父亲,丈夫,朋友,导师,亲人,他宽厚仁慈,尊重温和,热情开朗,认真负责,细致周到……同时也看到一个用生命和时间赛跑,把时间榨干的工作狂形象。这篇文章是萧红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一首质朴真淳的赞歌。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如果你认真去了解萧红,你还会读出这是一篇深沉凄丽的挽歌。文章中的些些往事,对于萧红“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却“此情可待成追忆”。想起与鲁迅先生的过往,萧红心中既充盈美好又会黯然落寞。我们该怎样理解萧红对鲁迅先生的那份情呢,首先还要从她的身世遭际开始。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顶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光环。她短暂的一生,比烟花绚丽,更比烟花寂寞。

年(宣统三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五月端午出生的孩子通常被视为不祥,加之又是女孩,更是在封建色彩气息浓重的家庭中不受重视。亲生母亲又早逝,继母对她很冷漠。萧红可以说是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母亲不疼,父亲不爱!萧军自己说,他从来没有把萧红当做一个“大人”看,“一直把她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孤苦伶仃、瘦弱多病的孩子来对待的。在萧红笔下,父亲是恶毒的。

只有爷爷疼爱她,关心她,照顾她并教她识字学诗。“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不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算是萧红对那个时候心情的写照。和爷爷在一起,她就是一位快乐自由的小天使。可是爷爷也早早地离她而去。不过萧红的童年因为有了爷爷才不至于落入荒凉。每每回忆起爷爷,她心里是光亮的。

萧红的创作,与她的情感、时代背景深刻地交织在一起。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她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外忧内患的一段时期。东北易帜、日军侵华,萧红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逃亡。从北方哈尔滨到南方青岛再到香港,独自东渡日本,最后因肺结核逝于战乱不堪的香港,葬于她的家乡呼兰河的浅水湾。《生死场》《呼兰河传》是她最有名的作品,都诞生于战争逃难的颠沛流离之中。“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这是她文中多次发出的呐喊。

作为女儿,她不受疼爱;作为爱人,她屡遭抛弃;作为妻子,她承受家暴,不被尊重;作为作家,她没有像样的创作环境。萧红的一生是可怜的,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可见“凉”成了她人生的关键词。

还好,她遇到了鲁迅先生。她与鲁迅先生的相遇可以说偶然中存在着必然。鲁迅被誉为“青年导师”。他爱才若渴,以至诚至正对待追随他的青年们,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年冬天,萧红在上海见到了鲁迅先生。那一年,萧红23岁。叱咤文坛多年的鲁迅看出了她身上的潜力,称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作家。鲁迅的肯定和指导,就如一盏引路灯照亮了萧红的文学之路。一年后,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出版,鲁迅先生亲自作序,并向出版社推荐。鲁迅先生在序中写道:”生死场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表现得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生死场》在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

赏识与提携,鲁迅先生是她的导师恩师。而这篇文章让我看到萧红和鲁迅先生之间的多重关系------亦师亦友更像家人。

看第一组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片段二: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片段三: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得上楼还喘着。

片段一这一段可谓是萧红行为的总领句。必与几乎没有呼应。鲁迅家是她每天必经打卡之地。“刮风的天,下雨的天”言外之意就是晴天,雨天,开心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都会去。这照应了片段三。片段三中写到萧红红一高兴就马上想到与先生分享。萧红对鲁迅先生是非常依赖的。片段二中有个细节“我一走进卧室去”,卧室是私密的个人空间,而萧红在这里来去自如,肯定是事先得到先生许可的,她在这里可以说找到了一种家的归属感。这里有浓浓的家的氛围。

再看第二组有关鲁迅先生笑的片段。

片段一: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片段二: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

这两个片段萧红都在强调先生的笑是明朗的。明朗原意指光线充足明亮可以引申为明快开朗。萧红的内心是荒凉的。这样的内心渴望什么---光和热。在她眼里鲁迅先生的笑是一道光如此闪亮。萧红看到先生的明朗的笑,内心阴云暂时消散。“明朗的笑冲下楼来”可见这种笑对萧红是有相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明亮,明艳,安静祥和。在萧红心中先生是能给自己给别人甚至整个民族带来光明的人。

先生是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人,因此萧红会特别依赖他。在鲁迅先生跟前不怕“浅情人不知”,无须多言,也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来看片段三: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得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鲁迅先生就问我:“有什么事吗?”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一句话“天晴啦,太阳出来啦”,我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梅雨季节,阴雨霏霏,连日不开一旦放晴豁然开朗。这种由天晴引发的欣喜之情悠然而生,引人共鸣;第二层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雨如晦飘摇不定,萧红借着天气放晴其实想表达对我们国家终会好起来的美好希望与信心;第三层意思我想是对萧红个人来说,她想对先生说我好起来了我又从低谷中走出来了。先生和许先生报以展然和会心的笑。

此时展然会心的笑是一种彼此不说也心知肚明的默契,是发自心里的欢喜,是一种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笑。一切都无须解释,尽在不言中,都在笑颜里。

萧红是幸运的,幸福的,遇到一个识她懂她呵护她的鲁迅先生。因此作为情感上自然而然的回馈,萧红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