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学家谢刚为什么有些家庭会把孩子逼上绝 [复制链接]

1#
脸上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785401.html

谢刚

来源

新东方教育(ID:xdfjtjy)

引言:本文作者为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Fremont联合学区心理学家,谢刚。可以说,作者是她家庭的幸存者,因为她的弟弟妹妹均因家庭环境恶劣而患有精神疾病。作者在幸运地避开了糟糕家庭的影响后,还成为一名颇有成效的心理学家。她是靠着什么成为一股清流,甚至成为教育学家的呢?

#01

没有心理健康,成功虚同妄谈

93年我开始攻读心理学硕士时,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就直接联系到“心理疾病”。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是没有心理疾病,就等于拥有“心理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状态。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定义,就在想,这不也是对成功的定义吗?这些因素都是研究表明与“成功和幸福感”最相关的!

所以,想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蕴含着上进心、责任心、毅力、抗挫折能力、爱心等等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绝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下面这张图片,拍的是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巡回展示的行为艺术:一千个空空的书包,像陨落的星星,散在草坪上,代表每年约一千名自杀身亡的大学生。

年,我来北京开“应用心理学大会”时,北师大心理学部长发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越来越多!”

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现在是13%。20年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倍。

美国情况更严重,9到17岁的青少年中21%有可以诊断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上瘾症状。大约10.7%的美国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而自杀在年升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因孩子心理健康来求助的家庭,问题可能不一样,相通的是基本上都至少晚了三年,有的甚至晚了二十年!孩子已经三十出头,才找到我。

很多孩子无法处理生活中任何压力,不能正常工作,连父母都不尊重,更不用提为社会做贡献,这和“心理健康”的定义正好相反!出现这种情况再去干预、治疗,真的事倍功半!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两方面,基因和环境。基因占到40-50%,而另外的50%-60%,来自于环境。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这50-60%可以调整的因素。

#02

孩子心理健康的起跑线

是和睦的家庭关系

我的弟弟、妹妹,比我各小四岁和两岁,很遗憾,都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青少年末期发病,到现在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没法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更别提发挥个人的潜力了。

总结他们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真是囊括了这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发现,他们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心理需要没被满足。

孩子的第一个基本需要是“归属感”。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每一对能和睦相处的夫妻,不但拥有感情基础,还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宽容、耐心、会沟通,还会管理情绪。

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他们知道怎么样去处理压力,怎么样去解决冲突,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学习来的。

而我的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逢年过节吵最厉害。

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

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的感觉。

父母之间长期冲突,无论是否离异,与孩子的焦虑和问题行为都成正相关,和健康成负相关。

孩子暴露在冲突中的时间越长,负性情绪越多,相应的行为反应,比如攻击性行为,也越多;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更为脆弱,更可能离异。

如果说人生真的有什么起跑线,孩子的起跑线真的就是父母的关系。

我和我的弟弟妹妹早已经输在起跑线了,我清楚的记得我弟弟在18岁时发病,就是当时我母亲因为和父亲多年的矛盾而离家出走,几个月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医院看望弟弟,他当时出现了幻觉,冲着门外喊“妈”,还问我:“我只想全家生活在一起,这个要求过分吗?”

夫妻关系恶劣还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孩子的互动。

像我妹妹我也觉得很遗憾。

我爸爸重男轻女。我的名字谢刚像男孩的名字,因为是出生以前就起好了,我出生之后我爸一看是个女孩也懒得改了。

而妹妹出生时,父亲一看又是女孩,扭头就走,连饭都不给母亲送。所以我妈妈看到她的时候,虽然在生理上照顾她,但是没有情感联结,也没有那种爱。

我们讲孩子与母亲最初的依恋太重要了。

在孩子的婴儿期,你不光是喂饱孩子,每个你给孩子的眼神,跟他讲的话,还有拥抱,都在向他传递“你很重要,世界很安全,我会一直在你身边”,这样,孩子就会信任这个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

而我的妹妹缺失了这些。

妈妈怀弟弟的时候,刚一岁多的妹妹被送回父亲老家近两年,所以和母亲关系一直冷漠。一直就是对周围的世界有不信任感,最后工作的时候,一直在怀疑别人老是在说她的坏话,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

#03

剥夺孩子的自主感和成就感

就是在剥夺“心理健康”的根基

我的弟弟,从小学习能力比较差。

小孩子如果遇到一个困难的问题,比如说作业他做不出来,第一个反应很可能是逃避,所以在小学时,弟弟一做作业就说自己“头疼”。

我爸爸很喜欢男孩子,所以他一说“头疼”,父亲就要求我替他做。他一直这样逃避,在学习中完全没有成就感,课外也没有其它自己做得好的事情,来体会自信心。

如果一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找不到让自己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主感的活动,他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一点根基。

而妹妹正好相反,她天生很有美术天赋,初中时无师自通画的临摹,和我在本科时看到的美术系学生作品相似,她不用人教就自己会。可父母没有给她机会深造,安排她上职高,然后去商场工作。

俞敏洪老师曾说,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只要是你喜欢的工作,你一定会有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可是她没有,她在工作上完全用不到她自己的天赋。这是我妹妹成长中巨大的缺失。

等我年开始工作,终于有条件支持她发展爱好时,她已经病了六年,医院几次。身边没有强大引导的情况下,连几个月的设计课程都坚持不下来,到现在都无法知道“个人潜能”到底有多大。

所以,孩子有自己天生能力和个性特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否则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有很大的隐患。

#04

青少年自杀事件,多源自家庭教育青少年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自杀发生最多的地点。有一部纪录片《TheBridge》,将摄影机长期架在桥旁边的草丛里,等待那些在这座美丽的桥上跳下去的人,采访其中为数不多的的幸存者。发现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他们尽力调整姿势,以求能活下来。

▲纪录片:TheBridge

我自己在初中时也因为父母常年的争吵觉得生无可恋,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当时听说夹竹桃叶有毒就吃下很多,幸好没事;现在想来非常后怕。

年5月6日,我们Fremont校区一位拥有全A成绩的11年级亚裔女生,从金门大桥跳下,结束了自己风华正茂的17岁。参加她的葬礼时我看到那巨大的棺木被缓缓放入墓里,想到那里面可能埋的就是曾经的自己……遗憾的是,我们有多少孩子,哪怕跳下去的一刹那后悔了,都没有挽回的余地,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什么压垮了孩子?什么是让孩子们活下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呢?又是什么东西在最后一刻把孩子压垮?

TheInterpersonalTheoryofSuicide发现,“求死的欲望”来自“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而这和我讲座中常提到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成就感与亲密关系,正好相反。如果有成就感,人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负担”;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在孩子的生命中,哪怕只有一个人跟她有这种生命的联结,让她有归属感,那么在关键时刻,这个孩子都不会感到完全的无助。

孩子可能处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中,但只要没有达到上面两点,就不会走到最后一步。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永远能够从我们——她的父母这里获得那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如何与孩子建立保持这种生命的联结呢?日常交流中请尽量用同理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日积月累的安全感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孩子遇到困境心情低落时,不是一味地鼓励,“没事的,站起来,加油,你可以的”,而是默默地握住他的手,让他知道你此刻的感受我们懂,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和你在一起。

父母对孩子感受的尊重、不带附加条件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关键时刻(哪怕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仍然知道还有我们。我很认同一诺说的那句话,“做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永远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边。”

国内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并不是心理障碍(也称为心理疾病),而是教师行为失当、学业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冲动行为。也就是说,心理热线和精神科医生干预虽然重要,但绝大多数的自杀是完全可以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